
你最想要從哪一個開始?
想擺脫拖延症卻不知從何開始?8 個實用技巧,讓你把「腦中想法」在今天就落地為「具體行動」
2025 Aug 23 工作生產力
想像一下:
某天早上你打開筆記軟體,看著滿滿的閱讀筆記和想法。
心想:「這麼多好內容,應該要寫出來分享才對。」
但下一秒,拖延的聲音就出現了: 「等我再多讀一些書再寫…」 「等我想法更成熟一點…」 「等我有靈感的時候…」
結果一週過去、一個月過去,那些想法依然躺在筆記裡… 遲遲沒有轉換成實際的文章。
事實上,這個困境其實不只發生在寫作上。
像是:
- 讀書
- 健身
- 學習
- 創業
我們都被困在「知道」與「做到」之間的鴻溝。 明明知道該怎麼做,卻總是遲遲邁不出第一步。
經過我花了 2 天的深度思考…
我發現問題在於我們缺乏一個關鍵要素:
把想法轉換成行動的能力。
那麼,到底該如何從「懂很多」轉變成「真的做」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享 8 個實用的「行動練習」幫助你更容易跨出第一步。
這些方法不只適用於知識輸出,更能應用在生活中的各種場景。
每一個,都能讓你更快動起來。 你不需要一次學會,只要挑一個試試就會看到變化。
我們馬上來看吧!
行動練習 1:換一種問法,讓想法馬上落地
大部分時候我們卡住,是因為想做的事情太抽象。
這時你只要問自己 3 個問題。針對這件事…
- 我「現在」能做什麼?
- 「五分鐘後」要做什麼?
- 「明天」該從哪裡開始?
這三個時間點,會幫你把模糊的想法變成具體的行動。
想法具體了,下一步你可以把它們好好存起來。
行動練習 2:用筆記軟體,打造自己的行動資料庫
我自己會用數位記軟體 Obsidian,搭配簡單的筆記格式寫筆記:
- - 表示事實
- + 表示我的想法
- v 表示可行動的項目
這樣做的好處是…
當我回顧時,只要搜尋 v 就能找到所有「我當時覺得該做」但可能忘了的行動。
比清單還好用,因為它有脈絡。
不過即使清單寫好了,你還是有可能不想開始。
這時候,下一個小技巧就很關鍵。
行動練習 3:轉換觀念,想著「我只是先做第一步」
你應該也有過這種經驗:
- 客訴要處理 → 想裝死
- 桌上亂七八糟 → 看了就累
- 打開要寫的報告 → 想關電腦
這時候我會用一句話來自救:
「我現在不打算做完這件事,我只是要先做第一步。」
例如:
- 我不是在打電話喔,是先查電話
- 我不是在整理桌子喔,是先拿一張紙起來
- 我不是寫報告喔,是先開文件
只要你有動起來,後面身體會接手。(真的很神!)
那麼我們該怎麼列下這些要執行的行動呢?
你可以從「寫下動詞」開始下手。
行動練習 4:用動詞寫清單,你就比較會去做
不要再寫「完成專案」這種抽象目標了。
試試看用這些動詞開頭:
- 思考
- 討論
- 決定
- 規劃
- 檢視
比起寫「寫企劃書」,你可以寫「規劃第一段的邏輯」。
行動拆細了,開始的門檻就低很多。 用動詞開頭,你就知道具體該執行什麼動作。
「你說的我都懂,但我就害怕做了但失敗阿!!!」 就算任務拆小了,你還是會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得好。
這時候就該換個心態了。
行動練習 5:把行動當成「小實驗」,就沒那麼怕失敗
我很喜歡Anne-Laure Le Cunff 的 Tiny Experiments 的概念:
在 <《Tiny Experiment》讀書心得 | 我們的人生真的需要照著「劇本」走嗎?> 我曾提到 Anne 的作法:
記錄問題 → 假設原因 → 設計一個小小的行動來測試看看。
例如:
- 我簡報時總是不自在 →可能是我不會開場→ 那我可以每天練習開場白一次
- 我早上焦慮 → 可能是身體很緊張→那我起床先做三次深呼吸試試
- 我居家工作沒下班感 → 因為我不知道交界線怎麼抓 →那我試著關筆電後放一首歌
我們不是要一次改變人生,我們 “只是做一個微型實驗”。
如果你想讓這個實驗變成習慣,下一招可以幫你撐久一點。
行動練習 6:與其設定目標,不如設定「次數」
如果你總是在說「我要更自律」、「我要寫出好文章」…
事實是…你很可能永遠都開始不了!
改成這樣試試看:
「我會練習 3 次提問開場」
「我會在這週寫 2 次文章」
「我會每天做 1 次運動」
這個過程,是在收集「做過」的證據。 每一次完成,都是在建立一小塊自信。
「但如果我就是沒動力,該怎麼辦?」
那代表你有了下面這個迷思,需要修正一下。
行動練習 7:行動就會帶出動力 (而不是有動力才會行動)
「我現在沒有動力。」
這句話常常變成拖延的完美藉口。
但其實…行動會創造動力。
你只要動手做一點,身體啟動後感覺就會慢慢上來。 所以在《原子習慣》才有那個經典的舉例: 「如果你想養成跑步習慣,先走到門口把鞋帶繫上就好。」
別再等動力來,先動一下就好。
而行動的靈感有時候不需要自己想,別人的方法也可以拿借來用。
行動練習 8:從書裡或他人身上,偷學行動模式
這是 我讀村上悠子的《關鍵字閱讀術》 學到的。
她建議讀書時不要只是理解觀念,而是去找以下這些行動:
- 可以立刻做
- 順應自己
- 不花錢
這個練習越做越多,你就越容易知道要採取哪些行動。
行動不需要天份,只需要一點點啟動力
你不需要一次改變所有事情,只要挑一個練習試試。
哪怕只是「先拿起桌上的一張紙」,都會產生連鎖反應。
下面是這篇文章文章提到的 8 個行動練習:
- 換一種問法,讓想法馬上落地
- 用筆記軟體,打造自己的行動資料庫
- 轉換觀念,想著「我只是先做第一步」
- 用動詞寫清單,你就比較會去做
- 把行動當成「小實驗」,就沒那麼怕失敗
- 與其設定目標,不如設定「次數」
- 行動就會帶出動力(而不是有動力才會行動)
- 從書裡或他人身上,偷學行動模式
你最想要從哪一個行動練習,開始練習呢?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