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個框架之後,你就有固定結構來寫讀書心得
怎麼寫讀書心得,才不會只是抄書?4 步驟教你寫出有行動力,又記得久的讀後感
2025 Nov 11 讀書心得 筆記術
閱讀完一本書後寫下心得,可以增加自己對書中好內容的記憶。
不過呀… 我發現很多人寫讀書心得,常常變成「抄書筆記」。
記了一堆金句,但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卻說不出來。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夠避免自己變成「抄書筆記」呢?
根據我自己寫作 6 年,寫出超過 100 篇讀書心得的經驗(跟犯錯!)…
我發現你只需要掌握這個簡單的「以產生行動為主的讀書心得框架」,就能讓你的心得更有價值!
這個框架共有 4 個部分:
- 前言
- 作者怎麼說
- 我從中學到什麼
- 我的下一步應用是什麼
廢話不多說,馬上來看怎麼寫吧 👇
區塊1. 前言: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先回答三個問題:
- 為什麼會選這本書?
- 當時想解決什麼問題?
- 讀完之後有沒有改變什麼?
這段能讓讀者快速進入你的情境,也讓心得更立體。
我來舉個例子吧。
假設我讀了《原子習慣》這本書
我會這樣寫前言:
最近工作越來越忙,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
朋友推薦我看《原子習慣》,說這本書能幫我建立更好的習慣。
讀完之後,我發現原來問題是我沒有好好安排每天的小習慣。
你看,短短三句話就讓讀者知道:我為什麼讀、遇到什麼困擾、以及讀完後的改變。
這裡分享一個訣竅給你
寫前言時,別想太多華麗的詞彙。
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樣,直接說出「當時的自己遇到什麼困擾」就好。
越真實,讀者越容易產生共鳴。
這段前言,能讓讀者快速進入你的情境,也讓心得更立體。
區塊2. 作者怎麼說:用自己的話重述 
別直接抄書。
學會 paraphrase (意譯),用自己的語氣說一遍。
例如:「作者說時間管理的核心是紀律」。
你可以改成:「時間管理學到最後,感覺重要的不太是方法,而是訓練自己守承諾的能力。」
這樣不但顯得你真的理解了內容,也更能和自己的經驗連結。
我來舉個例子吧
假設《原子習慣》書中有一段話是:「每天進步 1%,一年後你會進步 37 倍。」
我會改寫成:「自己不用急著一次改變很多,每天比昨天好一點點就好。
例如一天運動 10 分鐘,一年就有了 60 小時的運動量。」
你看!
意思一樣,但用的是我自己平常說話的方式。
這樣不但顯得你真的理解了內容,也更能和自己的經驗連結。
這裡我提醒一個容易犯錯的地方
剛開始寫讀書心得時,我也會不自覺地抄書。
看到作者寫得好的句子,就直接複製貼上。 結果整篇心得看起來就像「書摘大全」。 後來我發現:
這樣寫完心得後,過沒多久就忘記書中講了什麼。
真正的改變,發生在我開始「用自己的話重新說一遍」之後。
現在我會先闔上書,問自己:「如果要跟朋友解釋這個概念,我會怎麼說?」然後就用那個方式寫下來。
別小看這個練習,它能讓你對書的觀念加深不少。
區塊3. 我從中學到什麼:寫出自己的 Lesson Learned 
這一段是整篇的靈魂。
試著回答:「我從這章/這句話中學到什麼?」 越具體越好。
用《原子習慣》舉個例子吧
讀完《原子習慣》後,我寫下了三個 Lesson Learned:
- 「習慣的養成是靠環境設計。所以我把日記本放在客廳茶几,早上起床第一眼就看到,提醒自己去寫日記。」
- 「要降低壞習慣的吸引力。所以我把手機放在書房充電,不帶進臥室,這樣睡前就不會一直滑手機了。」
- 「每個小習慣都是在為未來的自己投資。每天寫 200 字,一年後就能累積超過 7 萬字的內容。」
每一個學到的東西,都跟我自己的生活有關。
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呢?
想想我們為什麼要寫讀書心得。
我想最實在的目的,是要記錄「這本書如何改變了自己」 ,對吧?
當你寫下具體的 Lesson Learned 時,你會發現自己更容易記住書中的內容。
而且三個月後回頭看,你還能清楚知道當時學到了什麼。
這比單純抄下一堆金句,來得更有價值。
區塊 4. 我的下一步應用是什麼:讓心得變行動 
學到東西之後,最重要的是要怎麼用。
問自己:「這個概念能用在哪裡?」
還拿《原子習慣》來舉例
讀完《原子習慣》後,我在心得最後寫下了三個具體行動。
分別是:
- 「下週開始,我要在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後,透過手寫日記來思考一個問題。」
- 「我會用 Google Sheet 製作上放一個『習慣追蹤表』,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打勾,讓進步看得見。」
- 「每個月底花 30 分鐘,回顧這個月養成了哪些好習慣,哪些需要調整。」
每個行動最好都有明確的時間、地點和做法。
這裡你可以思考的 1 個問題是…
「如果三個月後的你回頭看這篇讀書心得,你會希望看到自己做了什麼改變?」
想清楚這個問題,你就知道該寫下什麼樣的下一步行動了。
這樣,讀書才能真正改變自己。
掌握這個框架之後,你就有固定結構來寫讀書心得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以產生行動為主的讀書心得框架」。
分別有 4 個區塊…
- 前言: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 作者怎麼說:用自己的話重述
- 我從中學到什麼:寫出自己的 Lesson Learned
- 我的下一步應用是什麼:讓心得變行動
前言只需要寫一次,而剩下的 3 個區塊 (作者怎麼說、我從中學到什麼、下一步應用) 可以重複使用。
用這套框架來寫讀書心得的好處,就是你要寫短或寫長都可以。
- 要寫短,你就寫 1 個收穫就好
- 要寫長,你可以寫 3 ~ 7 個收穫 (都按照相同結構)
今天就試試看使用這個「以行動為主的讀書心得框架」,替你最近看完的一本書寫下心得吧!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