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Chi
0
  • 登入
  • ✍️ 部落格
    回主選單
    • ➡︎ 訂閱制方案
    • ➡︎ 所有內容
  • 🧑‍💻 我的服務
    回主選單
    • ➡︎ 1 對 1 寫作教練
    • ➡︎ 業配合作
  • 🎤 活動與課程
    回主選單
    • ➡︎ 線上課程
    •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回主選單
    • 所有主題
    •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註冊
  • 登入
  • 0
I'm Chi
  • ✍️ 部落格
    ➡︎ 訂閱制方案 ➡︎ 所有內容
  • 🧑‍💻 我的服務
    ➡︎ 1 對 1 寫作教練 ➡︎ 業配合作
  • 🎤 活動與課程
    ➡︎ 線上課程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所有主題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文章總覽
  • 分類
  • 🧑‍💻 工作 (214)
    • 工作生產力 (62)
    • 數位工具 (37)
      • Obsidian (6)
    • 個人品牌 (59)
    • 一人公司 (34)
    • 講師教學 (11)
    • 商業觀念 (3)
  • ✍️ 寫作 (163)
    • 網路寫作 (139)
    • 文案 (15)
    • 技術寫作 (2)
    • 筆記術 (1)
  • 🧠 學習 (164)
    • 自我成長 (77)
    • 讀書心得 (45)
    • 個人知識管理 (41)
  • 🤖 AI (87)
    • ChatGPT (53)
    • Claude (17)
    • Gemini (9)
  • 🧘 復盤 (3)
    • 日記 (3)
職場技巧 (2) Notion (1) Obsidian (0) Q&A (1) AI (20) ChatGPT (15) 靈感 (2) 日記 (1) 第二收入 (17) 提問 (3) 框架 (2) 網站經營 (1) 習慣 (3) 檢查清單 (1) YouTuber (1) 目標 (3) 電子報 (12) 正念 (1) 卡片盒筆記法 (4) MailerLite (6) 文案 (3) 人物 (24) Podcast (1) 簡報 (1) 出書 (3) 筆記軟體 (3) Lean Writing (9) 數位產品 (12) 專案管理 (2) 導覽 (1) 定位 (3) 模版 (4) 新手 (10) 技巧 (5) 策略 (1) 反思 (2) 職場上班族 (5) 筆記 (4) MidJourney (1) 電子書 (2) 1對1諮詢 (1) 讀書會 (3) 時間管理 (3) 說故事 (7) 自動化 (1) 訪談 (1) 個人知識管理 (1) 圖解 (1) 職涯 (1) 思考 (1) 行銷 (1) 痛點分析 (0) 目標讀者 (1) 需求分析 (1) 原則 (1) 溝通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這個布丁要現在吃?還是先忍耐?》讀書心得|這本關於「布丁」的怪書,藏著 4 個 設計美好人生" 的攻略

作者從「獲得幸福」的切角來談時間管理,相當有意思!

《這個布丁要現在吃?還是先忍耐?》讀書心得|這本關於「布丁」的怪書,藏著 4 個 設計美好人生" 的攻略

2025 Sep 23 自我成長 工作生產力
內容目錄
  1. 概念 1. 幸福是慢慢堆出來的
  2. 概念 2. 情緒紛亂,是最會偷走我們時間的小偷
  3. 概念 3. 命名,會幫你重塑你看事情的角度
  4. 概念 4. 等待是替幸福鋪陳的「序幕」
  5. 這本書看待「時間管理」的角度真的挺有趣,推薦閱讀

這篇文章要跟你分享一本超級有意思的書籍:《這個布丁現在吃,還是先忍耐》。

光看書籍標題,是不是就有種:

蛤,這什麼怪書籍主題呀!?

除了書籍名稱有意思...

這位日本作者–柿內尚文,人生經歷也相當有趣!

他是一位低調,但正在改變許多日本人時間觀念的編輯與作家。

他提出了「設計幸福人生的時間使用法」...
幫助無數人找回生活掌控感,但在中文時間管理領域卻相對陌生。

他的時間管理方法很開腦洞,叫作「布丁理論」。
在《這個布丁要現在吃?還是先忍耐?》,
他用「布丁」讓人重新審視時間與快樂的關係。

下面讓我先快速介紹這位作者。

01. 從記者到時間設計者,他看見頂尖人物的共通點

柿內尚文原是《日經Business》雜誌的記者與編輯。

他說:

我發現...
某些頂尖人物的共同點,不是工作方法、也不是 IQ。
通常是他們對時間的使用方式。

因此他離開職場轉向寫作與策劃,專注研究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活得有餘裕、有成就,而有些人則是忙翻天停不下來?」

他認為,答案藏在時間的使用方式與選擇邏輯裡。

02. 「布丁理論」誕生,讓時間變得有價值的選擇法則

他觀察到:

多數人使用時間像在吃便當,總是先吃喜歡的布丁。
結果剩下的工作像冷掉的白飯,越吃越痛苦。
(換成台灣人的場景,就是先吃排骨飯的排骨!)

於是他提出一個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先忍耐,才能在最後吃到最香甜的布丁。

他更將時間分為四種類型:

  • 幸福的時間
  • 投資的時間
  • 角色的時間
  • 浪費的時間

幫助人們重新定義「值得」與「不值得」的時間安排。

03. 用手帳設計未來,把行程當成人生藍圖

柿內認為:

手帳不該只是記錄「要做什麼」,更是設計「想成為怎樣的人」的工具。

他的核心方法包括:

  • 把每個行程視為自我設計的素材
  • 刻意留下「空白時間」,讓幸福可以流進來
  • 預先安排「序幕」與「終章」來強化重點時刻的情緒價值

這種時間觀點與手帳使用法...

讓他成為許多日本企業內訓、自由工作者與人生教練的參考來源。

而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意外獲得了 4 個 “人生設計” 的重要概念。

概念 1. 幸福是慢慢堆出來的

多數人都覺得:

升職加薪、新手機、新旅遊,會讓自己快樂...
然後發現一滿足時,那種快樂一下子就消退了。

柿內尚文把這種「一下子就沒了」的快樂叫做 Happiness。
他說我們真正該追的,是能長時間維持的 Wellbeing。

要獲得Wellbeing,有五個關鍵元素:

  1. 正向情緒:快樂、感謝、感動、充實感等等。
  2. 全心投入:做事時進入心流狀態,忘記時間的流逝。
  3. 良好的人際關係:與重要他人的連結與支持。
  4. 生命意義:感覺自己活著是有目的的。
  5. 成就感:完成某件有挑戰性的事,感受到「我做到了」。

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持續累積這 5 個面向,就能比較穩定地處於幸福的狀態。

不過就算知道這些,我們還是很常陷在情緒紛亂裡讓時間流逝...

該怎麼辦呢?

概念 2. 情緒紛亂,是最會偷走我們時間的小偷

「人類最大的罪,就是不快樂。——歌德」

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只覺得...太悲觀了吧!

但作者柿內尚文補了一個更實際的理由:
「不快樂會奪走我們的時間,
而且還不是奪走一點點,是整段吞噬。」

但我們很少去想,這些「心煩」其實就像在背景一直跑著的APP。
一邊耗電,一邊偷走本來可以專注活在當下的時間。

所以柿內尚文說:
「光是意識到情感的紛亂會奪走自己的時間,
對情感看待方式應該就會逐漸改變。」

如果情緒能掌控我們的注意力,那它本質上就已經在掌控我們的時間了。

這裡他提出,有些情緒其實可以靠一個簡單的工具扭轉過來。

那就是「命名」。

概念 3. 命名,會幫你重塑你看事情的角度

為什麼「命名」可以讓我們更喜歡一件事?

柿內尚文稱之為「命名的法則」意思是:
你只要幫某件事取個名字,它的魅力就會上升

柿內尚文舉了 2 個例子:

  1. 替車子取名字:有人替自己的車子取名字,然後一邊開車一邊和它說話。這樣一來,車子就從交通工具變成一個朋友。你會更小心開車,因為你不會想傷害朋友。
  2. 通勤電車:每天搭「通勤電車」通勤,會讓人覺得煩躁。因為我們把它叫做「通勤電車」,自然會連結上「不想面對」。但如果你換個名字,叫它「電車辦公室」...腦袋就會想:這是一個可以提早開工、可以思考事情的地方。

命名後關係感與情感連結產生了,自己的看法也跟著改變。

這讓我想到美國漫畫家 Scott Adams 的 《Reframe Your Brain》這本書。

那本書強調的重點就是:心理框架重組(Reframe)。
也就是改變你對一件事的定義,讓你能用更快樂的方式去面對它。
柿內尚文的這個命名法則,就是一種非常具體的「Reframe 工具」。

你命名完一件事之後...

會發現連「等待」這件原本很討厭的事情,也可以變得有趣起來。

概念 4. 等待是替幸福鋪陳的「序幕」

以前我很討厭等。

排隊、做功課、前置作業,感覺都在浪費時間。

但柿內尚文提到一個詞:Prologue (序幕)。他說:
當你替一件事安排好精彩的序幕,它的達成會變得更值得。

比如:

  • 為了週末能爆看 Netflix,我平日努力工作
  • 為了喝冰啤酒,先流一身汗去泡三溫暖
  • 為了讓火腿變得好吃,它要熟成 18 個月

換個角度,等待不是白等 (反而能提升獲得成果的爽感!)

我想想,這種「序幕思維」其實也能套在教學、寫作、銷售:

  • 教學時,別一開始就講方法。先說說你卡住的故事,學生比較有感
  • 寫文章,也別一上來就亮觀點。先鋪一段掙扎,讀者才會想聽
  • 銷售時,別強推商品。不如先鋪一段故事,讓人自己想要

懂了「序幕思維」的概念後...

我發現自己看待時間的看法,就完全改變了。

這本書看待「時間管理」的角度真的挺有趣,推薦閱讀

在這篇文章中,我跟你介紹了柿內尚文的《這個布丁現在吃,還是先忍耐》。

同時也分享了我從中獲得的 4 個 "人生設計" 的重要概念:

  • 概念 1. 幸福是慢慢堆出來的
  • 概念 2. 情緒紛亂,是最會偷走我們時間的小偷
  • 概念 3. 命名,會幫你重塑你看事情的角度
  • 概念 4. 等待是替幸福鋪陳的「序幕」

柿內從「獲得幸福」的切角來談時間管理,真的相當有意思。

 
朱騏
 
朱騏 (Henry)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超速學習》 讀書心得:我從學習狂人 Scott Young 身上學到 5 個最重要的學習原則

    Scott Young 是一位學習專家。他曾經:(1)30 天學會人像素描 (2)一年內學會 4 種外語 (3)一年內完成麻省理工學院的四年 Computer Science 課程。太猛了吧,他是怎麼做到的?在《超速學習》這本書中,他分享了背後的獨門訣竅。

    • 2024 Jun 16

    逛書店,解難題!3 個步驟教你如何利用書店找到解決生活與工作中的難題

    工作與生活中遇到了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難題嗎?書店,意外地可以成為你找尋答案的地方。書店的每一本書,都在解決一個特定領域的問題。在書店隨機翻書,就有機會得到不同領域的答案。在這篇文章中,我會教你使用 3 步驟來解決工作與生活中遭遇到,但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難題。

    • 2024 Sep 26

    2024 朱騏的數位工具大盤點!我如何使用 30 個數位工具,串連起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作為一名數位工具狂熱者,我花了兩小時整理出我精挑細選的數位工具,分為閱讀學習、筆記與寫作、個人品牌經營三大類。從Readwise到OmniFocus、從Notion到GitHub,每款工具都有其獨特之處,幫助我高效地管理資訊和任務。如果你對這些工具有興趣,趕快來閱讀這篇文章吧。

    • 2024 Sep 26

    給職場專業人士的寫作建議:3 個寫作問題,幫你寫出讓目標讀者忍不住分享的文章(並且想要找你購買產品與服務)

    • 2023 Dec 04

    如何做故事行銷? 3 個重點讓你的故事行銷觸動人心 (提升產品與服務的銷售力)

    你是不是覺得寫行銷文案很難?試試「故事行銷」吧!這篇文章教你如何用日常故事吸引讀者,並透過 AI 工具快速生成高效文案。從故事記錄到行動呼籲,還有實際案例幫助你快速上手!點擊進來,讓你的文案更有溫度、更能打動人心!

    • 2025 Feb 17

    想讓自媒體寫作能力更進步嗎?4 個國外知名自媒體創作者 Nicolas Cole 的寫作習慣,幫助你提升寫作產出與維持寫作動能

    自媒體創作者要維持多產、長時間的寫作動能非常困難,背後其實仰賴許多過去培養的好習慣。國外知名自媒體作者Nicolas Cole 在網路上寫作已經 10 年了,這篇文章分享他的 4 個實用寫字習慣。

    • 2023 Feb 27

    關於朱騏

    • 🗞️ 電子報

    聯絡我們

    • Email: admin@chichu.co
    • 聯絡電話: 0939513266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2段81巷27弄23之1號4樓
    • 公司名稱: 知騏然有限公司
    • 統編: 93719055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I'm Chi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