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想讀《金字塔原理》,可以先讀這本書
《結構思考力》讀書心得:5 個觀念,改善講話沒邏輯的毛病
2024 Jun 29 讀書心得
如何有條有理的溝通表達?
中國作者李忠秋在他的《結構思考力》中有答案。這本書的方法論來自於 Barbara Minto 的金字塔原理,但舉例跟表達都使用中文世界的範例作為例子。
作者希望能夠以更通俗的方式,來傳遞有條理表達這件事情。
溝通表達沒邏輯的原因,在於沒有結構
你有沒有試過這樣的情況:
你剛看完一部超好看的電影,迫不及待地想跟朋友分享。於是你一見面就開始說:「哇,男主角超帥,打鬥場面超精彩!然後,結局超感人,我都快哭了!哦對了,電影一開始那段背景介紹真是太棒了。」
你朋友的表情從一開始的興奮慢慢變成困惑,最後甚至有點無奈。
他們會想:「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因為你沒有按順序來講故事,讓人無法跟上你的思路。你的話像是拼圖散落一地,沒有人能從中拼出完整的圖案。
但如果講話有結構,同樣的內容聽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假設你的朋友不怕爆雷,我們可以把上面一段話改成下面這樣: 上禮拜天我看完一部超好看的電影。
這部電影有 3 個點很吸引我:
- 劇情緊湊 這部電影的劇情緊湊,讓人從頭到尾都緊張刺激。每一場打鬥都讓人屏息以待,根本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 演員表現出色 電影中的演員演技精湛,特別是男主角,他把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從一開始的普通人,到後來的街頭英雄,他的每一個轉變都讓人感同身受。
- 結局感人 這部電影的結局非常感人,不僅讓人覺得故事圓滿,還帶給觀眾深刻的啟示。男主角在經歷了重重困難後,終於打敗了大反派,拯救了城市。
是不是看起來有條理多了。前後兩者的差別,就在於講話有沒有「結構」。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跟你分享自己在書中學到的 5 個觀念:
- 溝通表達沒結構的原因,在於路徑依賴
- 先總後分,就是「先說結論再說原因」
- 熟記 4 句口訣,就能善用金字塔原理
- 要架設金字塔,可以「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
- 如果你不想讀《金字塔原理》,可以先讀這本《結構思考力》
不過你可能也感到好奇:為什麼我們講話會沒有結構呢?
觀念 1. 溝通表達沒結構的原因,在於路徑依賴
「溝通有結構」這件事情,是需要練習的。
如果沒練習,我們就會按照以前的經驗做事,也就是想講什麼就講什麼。背後的原因叫做「路徑依賴」。
《結構思考力》書中有一個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路徑依賴」是什麼意思: 「 大家應該都坐過火車。
在現代社會中,全球主要的鐵路網兩根鐵軌之間的距離都是1435毫米,這個距離是英國人史蒂芬森在修建曼徹斯特—利物浦鐵路的時候制定的,國際鐵路協會在1937年將1435毫米作為標準軌距。
到目前為止,全球超過60%的鐵路使用的都是標準軌距。那麼,你能否猜到,為什麼這個距離是1435毫米呢?
這個數字並不是史蒂芬森拍腦袋決定的、發明的,而是和馬車有關。當時在鐵軌上跑的車廂是馬車製造商製造的,傳統的馬車車輪之間的距離就是1435毫米。
事到如今,全球所有工程師都非常確定,如果能夠合理增加軌距,既能增加火車運行的穩定性,也能大大提高鐵路的運輸效率,但是在路徑依賴這個因素的限制下,這種變革想要快速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畢竟想要改造全球超過60%、個別國家超過90%的鐵路網,付出的成本實在太高昂了。 」
不可思議,對吧?
做過了就會一直做下去。就算錯了,也因為修正的代價太高因此很難改正。幸運的是,在「溝通表達有結構」這件事情上我們不需要付出這麼多的代價。我們只需要先從一件最簡單的事情開始做起。
那就是記住溝通時總是要「先總後分」。
觀念 2. 先總後分,就是「先說結論再說原因」
先說出最重要的結論,再補充相關的原因或細節。
這種結構可以讓聽眾快速抓住重點,不必在一開始就被大量資訊淹沒。
舉個正面例子給你聽。
當你向老闆報告專案進度時,可以先說明專案已經完成70%,預計在下週完成。接著再解釋剩下的工作內容和可能遇到的挑戰。這樣老闆立即知道專案的總體情況,不會覺得你在浪費時間。
再舉個反面例子給你聽。
如果你先詳細描述專案的每個部分,以及遇到的每個問題,最後才說專案已經完成70%,那麼老闆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你的報告重點到底在哪裡。
這就像是在看電影預告片。
預告片先告訴你這是一部驚悚片,而不是先播放一堆片段讓你猜測類型。這樣,你能馬上決定要不要看這部電影,因為你已經知道它的主要方向。
先說結論,效率高。
觀念 3. 熟記 4 句口訣,就能善用金字塔原理
一個人講話如果有結構,甚至可以把他的結論、理由從上到下畫成一張樹狀圖。
這張圖很有意思,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金字塔一樣,這就是「金字塔原理」的由來。作者李忠秋將金字塔原理濃縮成 4 句話口訣:
- 結論先行:一次表達只支持一個思想,並且要出現在開頭。
- 以上統下:任何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必須是其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 歸類分組:每組中的思想,都必須屬於同一個範疇。
- 邏輯遞進:每組中的思想,都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這 4 句話成為這本《結構思考力》的主軸,下面讓我快速分享這 4 句話的重點。
口訣 1. 結論先行
一次表達只支持一個思想,並且要出現在開頭。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讓聽話者不耐煩,且會讓對方覺得你的溝通技巧很好。
步驟是:
- 先說結論
- 依序說明論點
- 再說一次結論
我對這一點的啟發是:寫得好的論點,其實就能當作標題而且單獨看也能看懂。
口訣 2. 以上統下
任何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必須是其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下面我用「有效學習」來舉一個例子。
「 要有效學習,你需要按照學習 5 步驟。分別是:
- 設立目標:設定具體可達成的學習目標,讓你有方向感。
- 選擇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比如閱讀或實踐。
- 安排時間:訂一個固定的學習時間表,養成習慣。
- 定期評估:定期檢查學習進度,了解自己是否進步。
- 調整計劃:根據評估結果,靈活修改學習計劃。 」
「要有效學習,你需要按照學習 5 步驟」是下一層 5 個步驟的總結。
設立目標、選擇方法、安排時間、定期評估、調整計畫,這 5 點又分別是該段落的總結。
反正就是先講結論,再說細節。
口訣 3. 歸類分組
每組中的思想,都必須屬於同一個範疇。
一個範疇中的數量,都可以用 “3” 來做整理。例如:
- 3 個原因
- 3 個重點
- 3 個訣竅
為什麼是 “3”,而不是 “2” 或 “4” 呢?其實這只是一個經驗法則,用 “3” 來分組不但好記而且也看起來結構工整。
所以只要當你的想法超過 3 點的時候,就代表該分組了。
口訣 4. 邏輯遞進
每組中的思想,都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溝通表達的邏輯順序,可以改變其他人的看法。《結構思考力》書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兩個小和尚菸癮犯了。一個小和尚問師父:「師父,我念經的時候可以抽煙嗎?」師父說:「休想!」
另一個小和尚也想抽煙,但是他這麼問:「師父,我出去抽煙的時候可以念經嗎? 」師父一臉和善地說:「當然可以!」
我一開始看完想說:「WTF!」不過如果順著念過去,這小和尚說的還挺順耳的沒毛病。
以上就是金字塔原理的 4 個重點:
- 結論先行:一次表達只支持一個思想,並且要出現在開頭。
- 以上統下:任何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必須是其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 歸類分組:每組中的思想,都必須屬於同一個範疇。
- 邏輯遞進:每組中的思想,都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但接下來的問題來了,這個金字塔結構要怎麼架設呢?
觀念 4. 要架設金字塔,可以「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
我們有兩種選擇:
- 從上至下,叫作「自上而下回答疑問」。
- 從下至上,叫作「自下而上概括總結」。
「從上至下」適用在你對主題很熟悉的時候,而「從下至上」則適用在你對某個主題較陌生的時候。
我們依序來看。
選擇 1. 自上而下回答疑問
先想聽眾可能有什麼問題,然後開始架設金字塔結構。
這個過程可能像是下面這樣:
- 我要分享的主題叫作「金字塔結構」
- 問題 1. 金字塔結構是什麼?
- 回答:金字塔結構就是 XXX
- 問題 2. 為什麼要用金字塔結構?
- 回答:因為金字塔結構 XXX
- 問題 3. 如何使用金字塔結構?
- 回答:可以從 XXX 開始
重複這樣的「問」與「答」過程,就叫作「自上而下回答疑問」。
在拆解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常聽到的:
- 5W2H 法
- What/Why/How 法
這些方法都能幫助我們,有條理地拆解一個主題的問題。
選擇 2. 自下而上概括總結
先把所有想得到的想法列出來,然後再開始分類總結。
讓我用一個生活化的例子解釋給你聽。
例如我突然想到一個點子:
剛生產完的媽媽太辛苦了,要多休息。
那為什麼媽媽生產完的時候,會很辛苦呢?
於是我開始列出可能的原因,一列就寫了下面 8 個:
- 待產至少要 24–48 小時
- 要打催產針躺在床上
- 如果打無痛的話就必須要插尿管導尿
- 生產時會出血
- 生產時需要用力地將小嬰兒擠出產道
- 如果是第一胎,自然產需要花費 30 - 60 分鐘
- 護理師會不斷來看狀況,無法好好睡覺
- 宮縮帶來的陣痛
現在清單上就有了 8 個點子,接下來就可以進行分類。
這裡我分享一個分類的訣竅給你:把看起來相似的東西,先放在一起就對了。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這些項目可以用生產的前、中、後來區分。
結果就變成下面這樣。
生產前
- 待產至少要 24–48 小時
- 護理師會不斷來看狀況,無法好好睡覺
- 要打催產針躺在床上
- 如果打無痛的話就必須要插尿管導尿
- 宮縮帶來的陣痛
生產中
- 如果是第一胎,自然產需要花費 30 - 60 分鐘
- 如果生不出來就要剖腹產吃全餐的恐懼感
- 生產時會出血
- 生產時需要用力地將小嬰兒擠出產道
生產後
- 生產前與中時累積的疲累感一次湧上來
- 同房室友的吵鬧導致不能睡覺
- 打無痛麻藥退掉後的疼痛
這麼做,就能把金字塔的結構給造出來。
觀念 5. 如果你不想讀《金字塔原理》,可以先讀這本書
自從 Babara Minto 的《金字塔原理》出版後,市面上就有各種延伸的版本。這本《結構思考力》,就是我的好友啟樺推薦給我的。
原本的《金字塔原理》讀起來相對枯燥乏味,而且例子多是使用西方文化的內容,因此我們讀起來比較無感。但這本《結構思考力》有大量的實際案例與故事,讀起來相當有趣。李忠秋本身也是一位中國企業培訓的講師,書中列舉了超過 20+ 個企業培訓的實際案例,讀起來相當落地實戰。
在章節閱讀上,我會建議按照下面方式閱讀:
- 如果你想要了解「金字塔原理」,就去讀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
- 如果你想了解「金字塔結構如何畫成圖表」,就去讀第三部分
最後我幫你快速複習前面提到的重點,在這篇文章中我跟你分享了:
- 溝通表達沒結構的原因,在於路徑依賴
- 先總後分,就是「先說結論再說原因」
- 熟記 4 句口訣,就能善用金字塔原理
- 要架設金字塔,可以「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
- 如果你不想讀《金字塔原理》,可以先讀這本《結構思考力》
這本書在「得到 App」上就有,如果有訂閱電子書服務的人可以馬上去看。
當你看完這本書後,就能用有條有理的方式來溝通表達。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