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了解為什麼 AI 在轉換逐字稿上總是會錯意
為什麼用 AI 做簡報文字內容總是會被壓縮?這個重要下指令的重要觀念你必須知道!
2025 Sep 22 工作生產力 ChatGPT Claude Gemini
你開始用 AI 來製作簡報了嗎?
如果有的話,那你肯定有使用過 (聽過) Gamma, Tome, ChatPPT…等這些 AI 簡報軟體。
在使用這些簡報工具的時候,我發現「輸入文字」會關鍵性地影響簡報成果的品質。例如下面有兩個指令,你猜哪一個產出的簡報成果會比較好:
- 幫我做一份時間管理的簡報
- 參考下方內容
每天都有無數的任務、訊息與會議不斷湧來,如果缺乏良好的時間管理,不僅容易陷入焦慮與拖延,更會讓人覺得永遠在「救火」,卻沒有真正推進重要的目標。
很多人以為時間管理就是「更努力」、「加班補足」,但事實上,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做取捨」與「如何專注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時間是稀缺資源,我們唯一能掌控的,就是如何分配與運用。
常見的時間管理挑戰有三種:
第一,任務清單過長,導致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第二,容易被即時訊息或瑣事打斷,無法維持專注。
第三,缺乏明確的優先順序,常常把時間花在次要工作上。
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透過 3 個實用方法:
1. **明確目標**:運用 SMART 原則設定清晰的短期與長期目標。
2. **任務排序**:利用艾森豪矩陣,將事情分為「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等四象限,專注處理真正能推動進步的任務。
3. **時間分塊**:採取番茄工作法或主題日,安排專注時段與完整休息,避免多工分心。
4. **定期檢視**:透過每日或每週的複盤,回顧自己如何花費時間,並調整策略。
時間管理是讓我們有意識地選擇,把有限的時間投資在最重要的地方。掌握時間,其實就是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你可以親自嘗試一下,會發現 “指令 2 (較為詳細的指令)” 的簡報產出成果大大地優於 “指令 1”。
於是我開始想:
那我為什麼不替這場演講寫一個逐字稿 (當成我在寫部落格文章一樣),這樣 AI 簡報工具不就可以幫我做出完美的簡報了嗎?
於是…
我花了 3 天 (加起來將近 10 個小時),寫出了一份 15,253字的完美課程逐字稿,每一個章節都充滿深度與細節。 我滿心期待地想:「太棒了,接下來只要把這份稿子丟給 AI 簡報工具,應該就能一鍵生成精美的簡報了吧!」

於是,我把 Markdown 格式的文字稿貼進 Gamma,按下生成按鈕…
結果真的慘不忍賭!
AI 把我好幾頁的深度內容,濃縮成一張只有三個重點的投影片;原本精心設計的 H1, H2, H3 層級,也被完全打亂。 我心想:「雖然 AI 幫我省下了寫稿的時間,但為什麼文字和簡報的轉換總是差這麼多?」
這個問題…
我相信如果你也是個內容創作者或課程講師,一定也感到心有戚戚焉,對吧?
所以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
要怎麼讓 AI 理解我們的意圖,將深度文字稿精準地轉換成一頁頁內容飽滿、邏輯清晰的投影片呢?
經過數十次的測試與優化後,這篇文章就來跟你分享我的實戰解法!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
我將分享一個核心觀念與兩套可以直接使用的「文章逐字稿 ↔ AI 簡報 」指令。
讓你無論是想手動製作簡報、還是使用 AI 工具生成,都能讓文字內容和簡報進行 “近乎完美” 的轉換 (當然還是會有落差,但是人工調整幅度會降低很多)。
我們馬上開始吧!
開始之前,先了解為什麼 AI 在轉換逐字稿上總是會錯意
因為 AI 和我們對於「結構」的理解,存在根本的落差。
我們常常被自己的寫作習慣限制住,以為只要用 Markdown 的 H1, H2, H3 標示好層級,AI 就該懂得如何呈現。 備註:H1, H2, H3 即大標題、中標題、小標題的格式,在 Markdown 語法中是用H1, H2, H3 稱呼。如果你對理解 Markdown 符號有興趣,請 讀這篇文章。
但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
- 寫作邏輯是層層遞進的(像一棵樹)
- 簡報邏輯是線性平鋪的(像一串珍珠)

AI 簡報工具的預設行為,就是把我們的「樹狀結構」盡可能地壓縮成「珍珠結構」,這個過程自然會導致大量的細節被犧牲。它會把 H2 當成一張投影片的標題,然後把底下的所有 H3 內容總結成幾個 bullet points。
舉個例子,像是上方圖片中的樹狀結構中有 A ~ G 的重點,但轉換成簡報時只剩下 A ~ D 的重點。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把稿子丟給 AI,而是需要先做一步「轉換」:將寫作邏輯,轉譯成簡報邏輯。
在開始講解怎麼轉換前,請小心這 2 個錯誤
在我剛開始研究這個問題時,也曾陷入同樣的陷阱。
以下是我整理出最常見的 2 個錯誤觀念。
避開這些陷阱,你對 AI 製作簡報的掌控力就會大幅提升!
錯誤 1. 期待 AI 能「讀懂」你的心思
這是最多人會犯的錯誤。
我們常常從「AI 應該很聰明」的角度思考,卻忘記從「我該如何給 AI 清晰的指令」出發。結果就是 AI 為了完成任務,只能進行它最擅長的操作—總結 (Summarization)。而總結會讓將近 70% 的資訊量都消失。
例如你想像自己在使用 ChatGPT 幫你總結一篇 2,000 字的文章,如果 ChatGPT 最終總結出 3 點共 200 字的內容…你看中間的資訊量就消失了 90% (1,800 字) 。
所以我們要在指令中盡可能給予具體的步驟,而不是讓 AI 做單純的總結。
錯誤 2. 將「寫作層級」直接等同於「簡報層級」
我從直覺地認為 H1 是封面、H2 是章節頁、H3 是內容頁。
我忘記了…簡報的每一頁,都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溝通單元:
- 如果H2 章節內容很長,它可能需要被拆成 5–10 張投影片。
- 如果 H3 小節只是一句話,它可能只適合成為某張投影片的一個重點。
最理想的設計是忘掉原始的寫作層級,重新思考:
我想讓觀眾在這張投影片上,接收到哪一個核心訊息?
了解後,以下是將逐字稿完美轉換為簡報的 2 種實戰解法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步步理解怎麼進行「轉換」。
下面我將提供兩種情境的解法與對應的 Prompt:
- 手動製作簡報:如果你習慣使用 PowerPoint, Keynote 等工具手動製作簡報,這個 Prompt 會產出最詳細的簡報製作指南。
- AI 生成簡報: 如果你想直接將內容貼入 Gamma 等 AI 工具,這個 Prompt 會產出 AI 最能理解的結構化文本。
我們分別來看。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