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Chi
0
  • 登入
  • ✍️ 部落格
  • 🧑‍💻 我的服務與產品
    回主選單
    • 業配合作
    • 1 對 1 寫作教練
  •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回主選單
    • 所有主題
    •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註冊
  • 登入
  • 0
I'm Chi
  • ✍️ 部落格
  • 🧑‍💻 我的服務與產品
    業配合作 1 對 1 寫作教練
  •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所有主題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文章總覽
  • 分類
  • 🧑‍💻 工作 (171)
    • 工作生產力 (39)
    • 數位工具 (31)
      • Obsidian (6)
    • 個人品牌 (55)
    • 一人公司 (30)
    • 講師教學 (9)
  • ✍️ 寫作 (150)
    • 網路寫作 (131)
    • 文案 (12)
    • 技術寫作 (1)
  • 🧠 學習 (145)
    • 自我成長 (63)
    • 讀書心得 (36)
    • 個人知識管理 (40)
    • 復盤 (5)
  • 🤖 AI (46)
    • ChatGPT (33)
    • Claude (7)
職場技巧 (2) Notion (1) Obsidian (0) Q&A (1) AI (20) ChatGPT (15) 靈感 (2) 日記 (1) 第二收入 (17) 提問 (3) 框架 (2) 網站經營 (1) 習慣 (3) 檢查清單 (1) YouTuber (1) 目標 (3) 電子報 (12) 正念 (1) 卡片盒筆記法 (4) MailerLite (6) 文案 (3) 人物 (24) Podcast (1) 簡報 (1) 出書 (3) 筆記軟體 (3) Lean Writing (9) 數位產品 (12) 專案管理 (2) 導覽 (1) 定位 (3) 模版 (4) 新手 (10) 技巧 (5) 策略 (1) 反思 (2) 職場上班族 (5) 筆記 (4) MidJourney (1) 電子書 (2) 1對1諮詢 (1) 讀書會 (3) 時間管理 (3) 說故事 (7) 自動化 (1) 訪談 (1) 個人知識管理 (1) 圖解 (1) 職涯 (1) 思考 (1) 行銷 (1) 痛點分析 (0) 目標讀者 (1) 需求分析 (1) 原則 (1) 溝通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讀書筆記該怎麼做?分享我從 Jamie Miles《Oxford Note》學到的 HQ&A 筆記方法

這 4 個技巧,讓你寫筆記後記得更牢

讀書筆記該怎麼做?分享我從 Jamie Miles《Oxford Note》學到的 HQ&A 筆記方法

2024 Dec 18 自我成長
內容目錄
  1. 技巧 1:用 HQ&A 格式做筆記
    1. 雖然叫 HQA,但記錄成 QAH 的樣子更好
  2. 技巧 2:做筆記前先問自己 3 個問題
  3. 技巧 3:避免過度畫重點
  4. 技巧 4:保留原文的精髓
  5. 讓 HQA 筆記法成為你的思考夥伴

這禮拜,來跟你聊聊怎麼寫「閱讀筆記」。

很多人做筆記的方式,就是把書中的某個段落抄一遍。

但…這樣真的有用嗎?

今年我在 教企業內訓 的時候,都會出一個互動題目如下:

在不講解怎麼做筆記的情況下,我發現:

有 8 成的同學,寫筆記的方式都是摘抄原文的某個段落。

而摘抄,實際上是對學習最沒有效果的筆記方法。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發現國外創作者–Jamie Miles 在《Oxford Notes》提到的 HQ&A 筆記法很有用。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跟你分享 HQA 筆記法的 4 個技巧:

  1. 做筆記前,先問自己 3 個問題
  2. 用 HQA 格式做筆記
  3. 避免過度畫重點
  4. 保留原文的精髓

我們馬上開始吧!

技巧 1:用 HQ&A 格式做筆記

這是 Jamie Miles 的獨創方法。

HQA 這三個英文字分別代表:

  • Highlight:畫重點
  • Question:問問題
  • Answer:說答案

依序記錄這 3 樣東西,就能在寫筆記時一邊思考。

HQ&A 筆記法

就拿我閱讀 Jamie Miles 的《Take Better Notes When Reading Non-Fiction With HQ&A》,來看看 HQ&A 筆記怎麼寫。

• Highlight
About HQ&A Note :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you can apply becomes an insight. By thinking of a question, you force your mind to understand its meaning and draw connections. That switch from passive to active is what makes whatever you're reading stick.Designed for retention and recall: while you're reading, you're also creating lightweight flashcards for the future.Friendly friction: by requiring some effort, you'll be able to dodge the trap of highlighting everything. Instead, you’ll develop an eye for spotting the truly insightful points that are worth noting down. That'll make you more efficient and keep you honest."

• Question
HQ&A 為什麼更能夠讓我們吸收記下來的筆記?

• Answer
因為它逼迫我們主動思考,將新資訊與腦中的舊知識產生連結。

以上的記錄方式,就叫作 HQ&A 筆記。

這種記錄方式能夠強迫自己思考 3 件事情:

  • Highlight → 我到底要該畫線哪個段落?
  • Question → 我要主動問什麼問題?
  • Answer → 我要怎麼回答?

我們必須記下 Highlight/Question/Answer,所以才會叫作 HQ&A 筆記法。

雖然叫 HQA,但記錄成 QAH 的樣子更好

也就是記錄成:

  • Question
  • Answer
  • Highlight

Jamie Miles 說,這樣的記錄方式有有特殊作用的。

因為 QAH 格式,就像報紙的標題與內文一樣。

我們可以:

  • 透過 Q 來瀏覽標題 (問自己:我對這個問題有興趣嗎),再決定是否複習這個筆記。
  • 閱讀 A 來回憶答案,知道自己在意的重點是什麼。
  • 重看 H 複習細節,了解當時的閱讀脈絡。

如果把 QAH 劃成一張圖,會像是下方的格式:

image.png

當你使用 QAH 這種筆記方法的時候,會發現「先看到問題」可以帶來以下 3 個好處:

  • 節省複習時間 (會了就可以跳過)
  • 找到最相關內容 (篩選自己想找的內容)
  • 根據目標篩選筆記 (只找對完成目標有用的筆記)

用問題,當作自己找特定筆記的線索。

技巧 2:做筆記前先問自己 3 個問題

開始閱讀一本書時,不要馬上開始做筆記。

而是先問自己:

  1.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2. 我讀這本書的目標是什麼?

  3. 我想要從這本書中了解什麼?

思考過後,請一定要把答案寫下來。

因為這樣做,可以讓自己保持「目標意識」。也就是隨時都知道為什麼要閱讀這本書,而不會讀到一半就迷路了。我們打個比方:

當我們處於「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國外旅遊的觀光客。

在開始探索這個國家前,我們必須要知道旅遊的目標。

像是:

  • 觀光景點在哪

  • 到觀光景點的地鐵站在哪

以上這些資訊,對正在旅遊的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備註:這裡假設我們來這個國家玩,已經有鎖定特定的觀光景點。

有了目標,你才知道要把注意力聚焦在哪裡 (Highlight)。

同樣的道理,適用在我們閱讀的時候。

當我們知道了自己的閱讀目標, Highlight (畫重點) 才能畫的夠精準。例如你正在《原子習慣》,並且想要從中了解怎麼改變自己的習慣 (目標)。這時候你就能抱持著「目標意識」來畫線:

  • 你不畫:養成自己的小習慣,對生活很重要 (因為你早就知道了)
  • 你會畫:養成小習慣的關鍵在塑造環境,先從改變你的生活環境開始

這就是帶有「目標意識」的閱讀方法。

技巧 3:避免過度畫重點

很多人,會把整本書都畫滿重點。

那麼我們到底畫線的時候,該畫多長呢?Jamie Miles 給了一個實用建議:只標記「你願意用手寫下來」的內容。如果你發現這段內容長度你根本不想用手寫下來,代表你畫線畫太多了。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大約是 30 個中文字左右就是極限了。

畫太多重點 = 沒重點。

以前在這個環節,我曾經犯過一個錯誤:

我以前常常在閱讀時,看到覺得重要的內容就立刻用螢光筆畫下來。
結果整本書幾乎都變成了黃色的,根本分不清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內容。

在知道了 Jamie Miles 的建議後,我每次畫線之前知會先問自己:「這一個段落真的需要全部畫線嗎?還是我其實只是在意其中的 1-2 個句子而已?」最後就能只保留最精華的部分。

這樣不但能避免過度畫線,還能幫助自己更好地消化內容。

技巧 4:保留原文的精髓

有時候,作者的原文是無可取代的。

就算你的翻譯能力再好,或是使用 ChatGPT/Claude...等 AI 工具來輔助翻譯都沒辦法。因為不同語言中就是有某些 "語感",是沒辦法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

我舉個例子,就像《大亨小傳》作者– F. Scott Fitzgerald 曾經說過的:

The test of a first 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conflicting ideas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下面有兩種翻譯方式:

  • 一流智慧的真正考驗,在於能夠同時擁抱兩種相互對立的觀念,並且仍舊能夠保持運作的能力。(大師輕鬆讀)
  •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大亨小傳》中文翻譯)

這兩種翻譯讀起來,是不是就是感覺 "差那麼一味兒"?如果你的英文夠好,就能感受到英文用字的巧秒。不同的翻譯方式,都會讓原作者想傳達的概念有所不同。

所以在做筆記時,保留原文會更好。

因為保留原文時,能帶給未來的你三個好處:

  1. 培養對該語言的敏感度,特別是在學習外語時
  2. 保留作者原意的完整性,避免翻譯過程中的意義流失
  3. 當需要引用時,可以直接使用原文來增加文章的專業度

原作者的話,往往能傳達出更豐富的細節和情感。

讓 HQA 筆記法成為你的思考夥伴

好的筆記不僅是知識的記錄,更是思考的工具。

透過這四個技巧:

  1. 做筆記前,先問自己 3 個問題
  2. 用 HQA 格式做筆記
  3. 避免過度畫重點
  4. 保留原文的精髓

你可以從每一次的閱讀中收穫滿滿,讓每一則筆記都成為未來的知識資產。

記住:

做筆記的目的不是為了記錄,而是為了思考。

開始實踐這些技巧,讓你的筆記更有價值吧!

 
朱騏
 
朱騏 (Henry)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

  • 筆記
  • 個人知識管理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2022 年度回顧】身為一個上班族,如何用個人的專業技能替 “自己” 賺錢?

2022年,我做了三個突破舒適圈的決定:舉辦個人讀書會、銷售數位產品及擔任直播口譯。讓我跟你分享自己踏出舒適圈的經驗,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性。

  • 2022 Dec 28

新年到,但別再設定目標了!用 5 個步驟建立一套系統,讓你真正獲得想得到的成果

  • 2023 Jan 19

部落客的靈感救星:3個簡單步驟建立內容矩陣表,終結寫作靈感枯竭 (附上發想模版)

寫作沒靈感嗎,試試看內容矩陣表!只需選擇主題和風格,然後在它們的交叉點上迅速生成寫作點子。它能幫助你用系統化的方式,源源不斷地產生新的寫作題目。文章中我會提供實際案例和步驟指導,幫助你輕鬆應對寫作時的靈感枯竭問題。

  • 2024 Sep 26

如何寫系列文?寫給在網路上寫作累積超過 5 篇文章的人,4 個方法教你寫出自己的第一個系列文 (方便後續製作成知識型產品)

  • 2023 Aug 14

專業知識自雇者如何透過寫 Facebook 文章和電子報,從 0 招生到 300 位學員參加付費直播?(無須下任何社群廣告)

你是否正在為舉辦知識付費活動而煩惱,覺得必須砸廣告才能找到學生?其實不然,我在零廣告的情況下,靠著20多篇Facebook貼文和5封電子報,成功招募到300位學生。這篇文章分享我在一個月內學到的11個行銷技巧,從拉長行銷期、多實驗不同素材到善用電子報名單,幫助你在不花廣告費的情況下也能吸引足夠的學員。點擊閱讀,讓你的活動宣傳更有效率吧!

  • 2024 Dec 05

如何在文章中加入情緒價值,讓文章被網友瘋狂分享?

你是否經常花時間寫文章,卻發現沒人點擊、分享或留言?其實,關鍵在於文章是否觸動讀者的情緒。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利用 16 種主導情緒(如恐懼、貪婪、自尊等),讓你的內容更有吸引力!不僅如此,我還會分享如何用 AI 工具精準找出讀者的情緒需求,並提升你的寫作影響力。

  • 2025 Mar 17

關於朱騏

  • 🗞️ 電子報

聯絡我們

  • Email: admin@chichu.co
  • 聯絡電話: 0939513266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2段81巷27弄23之1號4樓
  • 公司名稱: 知騏然有限公司
  • 統編: 93719055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I'm Chi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