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 AI 加速產出課程逐字稿!
寫課程逐字稿總是卡關?5 大關鍵結構,幫你快速完成課程內容規劃
2025 Feb 24 工作生產力 ✍️ 寫作 講師教學 ChatGPT Claude
2024 年 11 月,我的第一堂線上課程–現代人的全以致用全指南 在 Hahow 平台上線了。
在製作這堂 6 小時的線上課程時,我一共產出了:
- 成果 1. 一份多達 51 個單元的課程大綱
- 成果 2. 一份多達 10 萬字的課程逐字稿
- 成果 3. 一份多達 1000 頁的課程投影片
以上的內容,必須壓縮在短短的 3 個月內全部產出完畢!
在以上三個成果中,成果 2 –產出「課程逐字稿」是最重要的。 因為在錄製線上課程的時候,老師並不會看著投影片來教學,而是看著自己寫好的逐字稿照著念來教學。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產出 10 萬字的課程逐字稿,勢必需要一些 “技巧” 來幫助我減輕產出課程的壓力。如果沒有這一些技巧的話,我想自己光是在製作課程的第一個月,就直接陣亡在電腦前面了吧…
你可能好奇:「那這個產出課程逐字稿的 “技巧” 到底是什麼呢?」答案就是:
使用固定的逐字稿內容架構,來寫每一個單元的逐字稿。
採用固定結構,來寫課程逐字稿的好處
採用相同的架構來寫每一個單元的逐字稿時,最大的好處就是:寫作快速,因為只需要在固定的架構下填寫不同內容即可。
我自己在寫每一個單元的逐字稿時,都是採用以下固定的結構:
- 前言,使用麥肯錫 SCQA 寫作結構
- 內容,分享 What/Why/How
- 結尾,重新複述內容的關鍵重點
這是其中一個單元的逐字稿範例:

近期在閱讀 Write With AI 的電子報時,我發現 Nicolas Cole 分享了一個更棒的課程逐字稿結構:
- 為什麼要學(好處)
- 該避免的錯誤(問題)
- 實際的執行步驟(行動)
- 常見問題的回答(異議)
- 具體的生活/工作範例(證據)
這 5 個結構的順序安排,是有意義的!
因為
- 為什麼要學: 就像買東西一樣,你總要先知道這東西「對你有什麼好處」吧?要是一開始就直接教你怎麼做,你可能會想:「蛤?這個我為什麼要學?」所以要先講清楚這招能幫你解決什麼問題,你才會有動力繼續聽下去。
- 該避免的錯誤: 知道要學之後,先不急著教你做,而是先告訴你「哪些坑別踩」。這樣你就不會重蹈別人的覆轍,省下摸索的時間。而且當老師的說出這些錯誤,你也會覺得:「哇!這老師真內行,踩過的坑都講出來了。」
- 實際的執行步驟: 等你心態準備好了,知道該注意什麼了,這時候才開始教你「實際怎麼做」。就像玩遊戲,你都知道規則和要注意什麼了,現在才開始真的玩,上手就會快很多。
- 常見問題的回答: 講完做法,接著就要處理你心中的疑惑。比方說你想:「這個我做得到嗎?」、「這樣會不會太花時間?」這些問題如果不解答,你可能就會一直卡在那邊猶豫不決。
- 具體的生活/工作範例: 最後就是實戰示範啦!就像看食譜,光看步驟還是會霧煞煞,但是看到別人實際做一次,你就會恍然大悟:「喔!原來是這樣啊!」
知道了這個結構之後,Nicolas Cole 甚至分享 怎麼使用 AI 幫助我們來寫課程的逐字稿! 學會了這個技巧之後,我們就可以用 AI 幫助我們產生課程逐字稿的草稿,然後自己再做修改就可以了。
下面是使用 AI 寫出課程逐字稿的指令。

朱騏 (Henry)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