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陷入「畫線失憶症」中!
讀書筆記該怎麼做,才不會白費工夫?3 個實用技巧,讓你的筆記系統發揮最大價值。
2025 Mar 12 自我成長 數位工具
這禮拜讀了一篇文章很實用,特別適合「喜歡閱讀寫筆記」的人看!
每次讀書時,我們都喜歡用螢光筆把重要內容標記起來。
但過了一段時間再回去看,卻常常不記得為什麼要標記這些內容。
文章作者 Lukas 在 <How to cure Highlight Dementia> 這篇文章中,把這種症狀叫作「畫線失憶症 (Highlight Dementia)」。「畫線失憶症」不但浪費我們畫線的時間,更會錯過了吸收知識的好機會。
在這篇文章中,他分享了 3 個提升閱讀寫筆記效果的方法。
分別是:
- 為每個畫線建立上下文
- 選擇同步或非同步閱讀
- 建立永久筆記儲存系統
我們一起來看吧!
技巧 1:為每個畫線建立上下文
單純用螢光筆畫線,是最沒有效果的做法。
為什麼單純畫線是個糟糕的做法呢?主要有 3 個原因:
- 我們的大腦會隨著時間,遺忘當初為什麼要標記這段文字
- 沒有個人化的註解,對學習根本沒有幫助
- 過度畫線會讓重點變得模糊不清
當我們標記一段文字時,應該同時記下為什麼要標記它。
這就像是在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解釋這段內容的重要性。
舉個例子來說:
想像你在閱讀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
當你畫線「每天早上先處理最重要的三件事」這句話時,你可以在旁邊寫下:
可以用在我的早晨工作流程
分享給小組成員,改善團隊效率
目前我都是先查收信件,要改掉這個習慣
重點是「親手寫下自己的理解」。
這樣子就能在未來回顧時,自己立即理解當初為什麼覺得這段話重要。
技巧 2. 選擇同步或非同步閱讀
閱讀時的筆記方式有兩種選擇:「同步閱讀」和「非同步閱讀」。
這兩種做筆記的方式有什麼差異呢?主要是:
- 同步閱讀: 一邊閱讀一邊做筆記,直接將內容轉移到最終的筆記系統中 (例如 Google Keep、Obsidian、Notion、Heptabase、Evernote)。好處是可以立即將想法記錄下來,不會遺漏重要觀點;適合在家裡或辦公室等有桌子的環境。
- 非同步閱讀: 先在書上做記號,之後再整理筆記。好處是讓你可以完全專注在閱讀上,不會因為做筆記而打斷思緒;特別適合通勤、運動或是泡澡時聽有聲書。
那麼這兩個方法,該怎麼選擇呢?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這 3個問題:
- 我最常在什麼時間閱讀?
- 閱讀時,是否方便馬上做筆記?
- 如果選擇非同步閱讀,我能保證每週撥出固定時間整理筆記嗎?
答案沒有對錯,重點是要選擇一個可以持續的方式。
舉個例子來說:
我喜歡在通勤時間閱讀,但車上不方便同時開電腦做筆記。
所以我採用非同步閱讀的方式,作法是:
在電子書上用螢光筆做記號
在電子書軟體中寫下簡短註解
設定每週五晚上的固定時間,將筆記整理到筆記軟體中
根據閱讀環境選擇筆記方式,但一定要設定整理筆記的時間。
技巧 3. 建立永久筆記儲存系統
單純在書上做記號是不夠的。
我們需要一個可以長期保存和查閱的筆記系統,可以是實體的筆記本或是數位筆記工具。
重點是要將筆記從原書中「解放」出來,並加入個人的理解和連結。
為什麼呢?
我分享 3 個理由:
- 我們的大腦容量有限,不可能記住所有讀過的內容
- 知識需要不斷累積和連結,才能產生新的想法
- 好的筆記系統能幫助我們在需要時快速找到資料,避免重複查找的時間浪費。
說到這裡,我必須分享我在建立筆記系統時犯過的一個大錯誤。
剛開始時我把每本書的筆記都分開儲存,例如「時間管理」相關的概念可能散落在好幾本不同的書裡。結果要用時找不到,而且無法看出不同書籍之間的關聯。現在想想,這就像是把相同種類的衣服分散放在不同衣櫃裡,要穿時卻不知道放在哪裡。所以現在我改用「主題式」整理,把相關的概念放在一起 (不管是來自哪本書)。
讓我舉個例子:
傳統的讀書筆記可能是這樣...
- 第 23 頁:重點句子 A
- 第 45 頁:重點句子 B
- 第 67 頁:重點句子 C
但更好的方式是...
主題:時間管理
- 重點句子 A + 我的理解
- 可以應用的場景
- 相關的其他書籍或文章
主題:工作效率
- 重點句子 B + 實際案例
- 團隊應用方式
- 需要改進的地方
這樣的整理方式能幫助我們建立知識網絡,而不是零散的重點。
改變做筆記的方式,從「單純畫線」→「寫下註解」
如同這篇文章開頭說的:
「畫線失憶症」不但浪費我們畫線的時間,更會錯過了吸收知識的好機會。
要改善這個 “筆記病狀”,我們可以採用以下 3 個技巧:
- 為每個畫線建立上下文
- 選擇同步或非同步閱讀
- 建立永久筆記儲存系統
哪一個技巧,對你最有啟發呢?寫個 30 個字的心得告訴我吧!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