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Chi
0
  • 登入
  • ✍️ 部落格
    回主選單
    • ➡︎ 訂閱制方案
    • ➡︎ 所有內容
  • 🧑‍💻 我的服務
    回主選單
    • ➡︎ 1 對 1 寫作教練
    • ➡︎ 業配合作
  • 🎤 活動與課程
    回主選單
    • ➡︎ 線上課程
    •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回主選單
    • 所有主題
    •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註冊
  • 登入
  • 0
I'm Chi
  • ✍️ 部落格
    ➡︎ 訂閱制方案 ➡︎ 所有內容
  • 🧑‍💻 我的服務
    ➡︎ 1 對 1 寫作教練 ➡︎ 業配合作
  • 🎤 活動與課程
    ➡︎ 線上課程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所有主題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文章總覽
  • 分類
  • 🧑‍💻 工作 (213)
    • 工作生產力 (61)
    • 數位工具 (37)
      • Obsidian (6)
    • 個人品牌 (59)
    • 一人公司 (34)
    • 講師教學 (11)
    • 商業觀念 (3)
  • ✍️ 寫作 (161)
    • 網路寫作 (138)
    • 文案 (14)
    • 技術寫作 (2)
    • 筆記術 (1)
  • 🧠 學習 (163)
    • 自我成長 (76)
    • 讀書心得 (45)
    • 個人知識管理 (41)
  • 🤖 AI (81)
    • ChatGPT (51)
    • Claude (15)
    • Gemini (7)
  • 🧘 復盤 (3)
    • 日記 (3)
職場技巧 (2) Notion (1) Obsidian (0) Q&A (1) AI (20) ChatGPT (15) 靈感 (2) 日記 (1) 第二收入 (17) 提問 (3) 框架 (2) 網站經營 (1) 習慣 (3) 檢查清單 (1) YouTuber (1) 目標 (3) 電子報 (12) 正念 (1) 卡片盒筆記法 (4) MailerLite (6) 文案 (3) 人物 (24) Podcast (1) 簡報 (1) 出書 (3) 筆記軟體 (3) Lean Writing (9) 數位產品 (12) 專案管理 (2) 導覽 (1) 定位 (3) 模版 (4) 新手 (10) 技巧 (5) 策略 (1) 反思 (2) 職場上班族 (5) 筆記 (4) MidJourney (1) 電子書 (2) 1對1諮詢 (1) 讀書會 (3) 時間管理 (3) 說故事 (7) 自動化 (1) 訪談 (1) 個人知識管理 (1) 圖解 (1) 職涯 (1) 思考 (1) 行銷 (1) 痛點分析 (0) 目標讀者 (1) 需求分析 (1) 原則 (1) 溝通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內在專注力的節奏》讀書心得 |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容易分心?一起找回被科技偷走的專注力

分享我從這本書中的 3 個收穫

《內在專注力的節奏》讀書心得 |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容易分心?一起找回被科技偷走的專注力

2025 Mar 05 讀書心得 工作生產力
內容目錄
  1. 收穫 1. 分心的真正源頭在內心
  2. 收穫2. 改變環境結構比單靠意志力有效
  3. 發現 3. 工作安排要考慮認知負荷

這本書,是我看過對「分心」研究最徹底的一本書。

我們每天都在和分心對抗,但似乎越來越難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現代人的注意力平均只有 47 秒,這令人震驚的數據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資訊學教授 Gloria Mark 在《內在專注力的節奏》中,提出了解答。Gloria Mark 教授研究人類與電腦互動超過 20 年,她的研究被《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廣泛報導,被譽為「注意力研究領域的先驅」。

我在看完這本書,主要有 3 個收穫。

收穫 1. 分心的真正源頭在內心

分心不是單純來自外在的干擾。

我們常常以為分心是因為手機通知或是電子郵件提醒,但研究發現,分心的源頭往往來自我們的內心。這可能是一個突然冒出的想法、一段回憶、想要查資料的衝動,或是想跟人聯絡的慾望。

舉個例子:

當我們正在寫報告時,突然想起要回覆一個朋友的訊息。
這個「想起」的過程,其實是我們的大腦在不斷尋找新鮮刺激。
這就像在服飾店裡,即使沒有店員推銷,我們的大腦也會不斷提醒我們:「那件衣服看起來好好看喔!」

認識到分心主要來自內在,是改善專注力的第一步。

收穫2. 改變環境結構比單靠意志力有效

環境,對我們的行為有深遠影響。

我們的注意力常常受到數位環境的影響,比如電腦和手機介面的設計。包括檔案、應用程式和瀏覽器分頁的呈現方式,都在不知不覺中引導著我們的注意力。

要控制注意力,首先要從調整環境開始。

舉個例子:

如果你知道自己容易被手機遊戲分心。
與其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能抵抗誘惑,不如直接把遊戲藏在資料夾深處。
這就像是想減肥的人,與其每天跟零食對抗,不如直接不要把鎖在櫃子深處。

調整環境結構,是最省力又有效的專注力管理方式。

發現 3. 工作安排要考慮認知負荷

高強度工作,不等於高效率。

我們的大腦就像電池,不同的工作會消耗不同程度的認知資源。如果不懂得安排,很容易就會耗盡心力,反而效率更差。要像拼圖一樣,巧妙地安排不同難度的工作。

舉個例子:

一個好的工作安排,可能是:

  • 09:00-10:00:撰寫最需要專注的報告
  • 10:00-10:30:回覆簡單的電子郵件
  • 10:30-11:00:短暫休息,散步或伸展
  • 11:00-12:00:參加會議

而不是:

  • 早上連續開三個小時的會議
  • 下午馬上接著寫重要報告

這樣的安排就像是在藝術中的「留白」概念,給予大腦適當的休息和恢復時間。

這本書的前 2/3 都在講學術上的研究,比較沉悶。

如果想看應用的人,建議從後 1/3 開始閱讀!

 
朱騏
 
朱騏 (Henry)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讀書心得 | 4個麥肯錫顧問的專注秘訣,讓你不再被資訊轟炸到分心!

你是不是一坐下來工作,就被手機通知和社群媒體打斷,感覺專注力越來越差?這篇文章分享《麥肯錫瞬間專注技巧》的 4 個方法,幫助你在現代生活中找回專注力。無論是接受間歇性專注、警惕倍速文化、克服刺激成癮,還是創造深潛時刻,這些方法都能有效提升你的效率與專注。

  • 2025 Mar 05

寫日記就像跟自己開會?6 個實用技巧,讓你的日記成為最有價值的思緒整理工具

每天早晨,你是否感到思緒混亂,無法有效規劃一天的行程?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透過寫日記,像開會一樣整理思緒,釐清想法。從編碼追蹤議題、序號激勵自己,到註解反思內容,還有避免手機干擾等 6 個實用技巧,讓你的日記成為最有價值的思緒整理工具。

  • 2025 Apr 14

寫作不是靠靈感,而是靠習慣!3個建立穩定寫作習慣的實用建議

總是等不到靈感,導致寫作進度卡卡的嗎?其實高效寫作不靠靈感,而是靠系統!這篇文章教你如何透過 3 個簡單步驟:晚上 10 分鐘準備點子、用大綱掌握文章方向,以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寫作時段,讓你輕鬆克服寫作障礙。

  • 2025 Jan 08

3 個復盤訣竅,讓你每天都進步 1 %

「復盤」這個詞源自棋盤遊戲,如圍棋或象棋。指的是在比賽結束後,重新審視和分析遊戲過程,以便更好地理解棋手自己在下棋時的策略和錯誤。現在這個概念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例如以商業和個人專業中。每天復盤的好處,就是你能知道今天做錯什麼。更棒的是,明天就能採取一個小行動去改善它。

  • 2024 Sep 11

寫出高品質軟體教學手冊的秘笈:來自 2 年軟體技術寫手的實戰經驗,解決客服人員、產品經理在維護產品文件的煩惱

作為軟體產品經理,我曾因為更新教學文件而頭痛。但 Divio Documentation System 改變了這一切。它將文件分為不同模塊,如教程、操作指南、解釋和API參考,使得維護工作變得像搭建樂高一樣簡單。如果你也在尋找高效管理教學文件的方法,我強烈推薦你試試。

  • 2024 Sep 26

想讓產品廣告圖片最吸睛?ChatGPT 4o讓你一秒變最強設計師!

你是否曾經想過如何讓產品廣告更具創意和吸引力?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 ChatGPT 4o 的 AI 圖像生成功能,讓你輕鬆創作出具有品牌精神的產品宣傳圖。透過結合角色設計、文化符號和視覺轉換,你可以在一張圖片中傳達產品的核心理念。

  • 2025 May 05

關於朱騏

  • 🗞️ 電子報

聯絡我們

  • Email: admin@chichu.co
  • 聯絡電話: 0939513266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2段81巷27弄23之1號4樓
  • 公司名稱: 知騏然有限公司
  • 統編: 93719055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I'm Chi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