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實用筆記術!原來書籍的封底還可以這樣用
實體書筆記攻略本–SUB 筆記系統!來自 Bobby Power 的三步驟實體書筆記技巧
2025 May 09 未分類
最近看到一篇針對「實體書寫筆記」,很不錯的工作流文章分享。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
讀完一本實體書,卻發現過沒多久就忘得一乾二淨?
我以前就是這樣...
買了一堆書,讀完之後只記得「好像有看過」。
Leader & Learner Publication 的創辦人 Bobby Power 在《Use This 3-Step System to Get More Out of Every Book You Read》分享了一個叫做 SUB 的三步驟筆記系統,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記住書中的重點。
Bobby Power 是知名的學習專家,他的文章在 Medium 平台上擁有數萬追蹤者,並且經常被各大學習社群引用。
下面讓我快速介紹他的 SUB (Star/Underline/Back Cover) 三步驟筆記系統,幫助我們有效記錄與應用看過的書籍內容。
來瞧瞧 Bobby Power 的 SUB 筆記系統
Source: BobbyPowers.com步驟一:星號標記法(Star)
重點段落要立刻標記,否則之後很難找到。
在閱讀時,Bobby 會在重要段落旁邊標註星號(*)。對於特別重要的段落,他會將星號圈起來,這樣之後翻書時更容易找到。
這些被圈起來的星號段落,通常就是要記錄在書本後面的重點內容。
舉個例子來說:
Source: BobbyPowers.com假設你正在閱讀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
當你讀到「每天最重要的是先完成最困難的任務」這段話時,你覺得這個觀點非常重要。
這時候就可以在旁邊標註一個星號,如果覺得這個觀點對你特別有啟發,就把星號圈起來。
步驟二:精準劃線法(Underline)
並非所有內容都值得劃線,關鍵是要找出最精華的部分。
Bobby 提供了一個很棒的思考問題:「如果之後要回頭略讀這本書,在這個頁面上的哪一個段落或句子是我一定要閱讀,才能理解這個段落的概念?」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你應該要劃線的地方。
舉個例子來說:
當你閱讀一本關於投資的書籍時。
某一頁可能有很多內容在講述股票投資的策略,但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可能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句話。
這時候,你就應該只劃線這個關鍵句子,而不是整個段落。
只劃記最能代表該段落核心概念的句子,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劃線。
步驟三:封底筆記法(Back Cover)
這是我覺得整個 SUB 系統,最有意思的一個步驟。
一本書最重要的內容,都應該濃縮在封底。Bobby 會在書的封底空白處,記錄以下 5 種重要資訊:
-
最喜歡的引言
-
核心重點(通常是15-25個)
-
完成閱讀的日期
-
作者推薦的其他書籍
-
關鍵人物特質(如果是人物傳記的話)
這樣做可以讓封底變成這本書的「精華摘要」。
舉個例子來說:
Bobby 分享了他讀《富蘭克林傳》時的封底筆記:

Source: BobbyPowers.com
左上角,記錄了最精彩的引言頁碼。
左下角,則寫下約20個重點觀念,每個觀念都配上頁碼,方便之後查找。
右上角,記錄作者推薦的延伸閱讀書單。
右下角,在時間軸上標註富蘭克林人生的重要事件。
把書本封底當作這本書的筆記目錄,記錄所有重要的觀念和參考資訊。
快速分享我的 3 點收穫
-
我覺得收穫最多的,就是 Underline 的畫線心法 (第二步驟)。 也就是問自己:「如果我之後要回頭略讀這本書,在這個頁面上的哪一個段落或是句子是我一定要閱讀,才能夠理解這個段落的概念?」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畫線的內容。這個心法可以幫助我,之後在對書籍畫線時的內容抓得更精準。
-
如果使用的是數位筆記軟體,可以模仿 SUB 系統的 Back Cover (第三步驟)。 替自己建立一則筆記,在筆記中記錄書本金句、自己的收穫、作者推薦延伸書籍、人物時間軸 (適用於人物傳記或小說)。
-
做筆記的時候,盡可能練習用一句話寫下自己的收穫。 根據我自己在閱讀時寫筆記的經驗,閱讀時寫筆記若寫下太多文字,反而會讓自己失去閱讀焦點、甚至打斷個人閱讀心流。怎麼用「一句話」捕捉書籍重點,是可以也必須鍛鍊的筆記技能。
不知道你閱讀完這篇文章後,有什麼啟發呢?
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看法或經驗~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