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Chi
0
  • 登入
  • ✍️ 部落格
  • 🧑‍💻 我的服務
    回主選單
    • 業配合作
    • 1 對 1 寫作教練
  • 🎥 線上課程
  •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回主選單
    • 所有主題
    •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註冊
  • 登入
  • 0
I'm Chi
  • ✍️ 部落格
  • 🧑‍💻 我的服務
    業配合作 1 對 1 寫作教練
  • 🎥 線上課程
  •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所有主題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文章總覽
  • 分類
  • 🧑‍💻 工作 (182)
    • 工作生產力 (45)
    • 數位工具 (33)
      • Obsidian (6)
    • 個人品牌 (55)
    • 一人公司 (30)
    • 講師教學 (10)
    • 商業觀念 (2)
  • ✍️ 寫作 (152)
    • 網路寫作 (133)
    • 文案 (12)
    • 技術寫作 (1)
  • 🧠 學習 (153)
    • 自我成長 (67)
    • 讀書心得 (39)
    • 個人知識管理 (40)
    • 復盤 (6)
  • 🤖 AI (52)
    • ChatGPT (38)
    • Claude (8)
職場技巧 (2) Notion (1) Obsidian (0) Q&A (1) AI (20) ChatGPT (15) 靈感 (2) 日記 (1) 第二收入 (17) 提問 (3) 框架 (2) 網站經營 (1) 習慣 (3) 檢查清單 (1) YouTuber (1) 目標 (3) 電子報 (12) 正念 (1) 卡片盒筆記法 (4) MailerLite (6) 文案 (3) 人物 (24) Podcast (1) 簡報 (1) 出書 (3) 筆記軟體 (3) Lean Writing (9) 數位產品 (12) 專案管理 (2) 導覽 (1) 定位 (3) 模版 (4) 新手 (10) 技巧 (5) 策略 (1) 反思 (2) 職場上班族 (5) 筆記 (4) MidJourney (1) 電子書 (2) 1對1諮詢 (1) 讀書會 (3) 時間管理 (3) 說故事 (7) 自動化 (1) 訪談 (1) 個人知識管理 (1) 圖解 (1) 職涯 (1) 思考 (1) 行銷 (1) 痛點分析 (0) 目標讀者 (1) 需求分析 (1) 原則 (1) 溝通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具體抽象思考術》讀書心得|5 個思考技巧:教會我用抽象思考,來解決具體問題

靈活運用抽象與具體的兩種思維模式

《具體抽象思考術》讀書心得|5 個思考技巧:教會我用抽象思考,來解決具體問題

2025 Jan 07 讀書心得
內容目錄
  1. 技巧 1:抽象具體問題解決金字塔
  2. 技巧 2:用「Why」和「How」來切換思考層次
  3. 技巧 3:用折疊法則找到事物的背後本質
  4. 技巧 4:用類比思考找出事物的共同特徵
    1. 步驟 1. 先找出特殊性較高的事物
    2. 步驟 2. 盡可能列舉這個特殊事物的特徵
    3. 步驟 3. 找出這些特徵中,哪些可以套用在另一個事物上
  5. 技巧 5:運用「河流法則」解決問題
  6. 具體抽象思考的精髓,在於靈活運用這兩種思維模式

我們常會遇到一個困擾:明明知道問題,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這是因為我們太執著於具體的細節,反而看不清問題的本質。如果不能跳脫出來用更高的視角看問題,就很容易陷入無解的困境。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的商業顧問–細谷功,在《具體抽象思考術》中分享了一套獨特的問題解決模型。這本書在日本亞馬遜商業書籍分類中曾登上第一名,並獲得許多日本企業家和管理者的推薦。

這本書相當 “燒腦”,但讀起來非常過癮。

下面是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 5 個思考技巧:

  1. 抽象具體問題解決金字塔
  2. 用「Why」和「How」來切換思考層次
  3. 用「折疊法則」找到事物的背後本質
  4. 用「類比思考」找出事物的共同特徵
  5. 運用「河流法則」解決問題

技巧 1:抽象具體問題解決金字塔

思考問題時,我們需要在抽象與具體之間來回切換。

這就像是在爬山時,有時候需要往上爬到制高點俯瞰全局,有時候又要下到山腳仔細觀察細節。這個過程可以用一個金字塔來表示:橫軸代表知識的存量,縱軸則代表抽象 ⇔ 具體的變化程度。

舉個例子來說。

當我們在討論「如何提升工作效率」這個問題時:

抽象層面可以思考:

  • 「效率的本質是什麼?」
  • 「為什麼要提升效率?」

具體層面則可以思考:

  • 「每天早上先處理最重要的三件事」
  • 「使用番茄工作法」

我學習到:解決問題時,要學會在抽象和具體之間切換視角。

技巧 2:用「Why」和「How」來切換思考層次

抽象思考和具體思考,各自有不同的提問方式。

抽象思考常問「Why」(為什麼),具體思考則問「How」(如何)。這兩種提問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在不同層次間移動,就像電梯一樣上上下下。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想開一間咖啡廳。

你可以先問「Why」:

  • 為什麼要開咖啡廳?
  • 為什麼選擇這個地點?
  • 為什麼選擇這個時機開店?

接著再問「How」:

  • 如何籌措資金?
  • 如何裝潢整個店面?
  • 如何訓練剛招募的員工?

我學習到:遇到問題時先問「Why」找到本質,再問「How」規劃行動。

技巧 3:用折疊法則找到事物的背後本質

很多表面上對立的概念,其實可能有共同的本質。

這就像把一張紙對折,兩端看似相反但實際上是連在一起的。這個觀點可以幫助我們跳脫非黑即白的思維,發現更多可能性。

舉個例子來說:「成功」和「失敗」看似對立。

但如果我們用折疊法則來思考:

  • 成功和失敗都來自於行動
  • 兩者都在追求某個目標
  • 都能帶來學習和成長

反而「什麼都不做」,才是「成功」真正的對立面。

因為不行動就沒有任何可能性,既不會成功也不會失敗。

我學習到:用更開放的心態看待對立的概念,往往能發現意想不到的洞見。

技巧 4:用類比思考找出事物的共同特徵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理解新的概念或解決陌生的問題。

這時候找出事物之間的類比關係,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掌握重點。作者提供了一個簡單的三步驟方法,讓我們能夠有系統地進行類比思考。

舉個例子來說。

假設我們想比較「汽車座位」和「年底發送的日曆」,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我們可以這樣分析:

步驟 1. 先找出特殊性較高的事物

「年底發送的日曆」比「汽車座位」特殊性更高,因為它多了時間和場合的限定。這時我們選擇先從「年底發送的日曆」,作為思考的出發點。

步驟 2. 盡可能列舉這個特殊事物的特徵

「年底發送的日曆」有以下特徵:

  • 是年底的例行活動
  • 公司會花心思準備
  • 常常最後沒被使用就丟掉
  • 表面上是實用品,實際上是禮品

步驟 3. 找出這些特徵中,哪些可以套用在另一個事物上

  • 汽車後座也常常閒置不用
  • 買車時會特別注意,但平常卻很少使用
  • 兩者都有「明明很重要,但實際上卻很少用到」的特性

透過這樣的分析,我們發現: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東西,其實都有「使用率低」的共同特徵。

我學習到:用這個簡單的三步驟,就能替任何抽象概念找到類比。

技巧 5:運用「河流法則」解決問題

所有的學習和問題解決,都像是一條河流的流動。

從「抽象的源頭」逐漸流向「具體的下游」,這是一個自然且必然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系統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

我在軟體業工作時,學到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快速失敗,經常失敗」(Fail early, and often)。

這個概念的演變過程是…

  1. 具體經驗:開發軟體專案時,公司團隊發現完美主義反而會阻礙進度。因此快速開發初版,再根據客戶反饋調整效果更好。
  2. 抽象原則:團隊講求「先求有,再求好」,透過快速迭代來優化產品。 因為用戶反饋,比完美設計更重要。
  3. 具體應用:創業時開發新課,我會先推出初版內容再根據學員回饋持續改進。

這就像一條河流。

你會發現

  • 上游:具體的專案經驗
  • 中游:抽取出抽象原則
  • 下游:應用在新的領域

我學習到:解決問題時,要善用「河流法則」讓思考從具體→抽象→具體相互轉換。

具體抽象思考的精髓,在於靈活運用這兩種思維模式

就像開車時需要同時注意遠景和近景,思考問題時也要能夠在不同視角間切換。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

  1. 遇到問題時:先往上拉高視角,用抽象思維找到問題本質
  2. 確定方向後:再往下深入細節,用具體思維規劃行動方案
  3. 執行過程中:不斷在抽象和具體之間來回檢視,確保方向正確

這樣的思考方式,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也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策。

 
朱騏
 
朱騏 (Henry)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

  • 思考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如何製作一本電子書? 8 步驟教會你將自己寫過的文章製作成一本電子書,並上架到網路商店銷售

  • 2023 Jan 26

【ChatGPT 系列 – 2】不會寫指令 (Prompt) 嗎?給想要將 ChatGPT 加入到自己工作中的新手,分享 3 個訣竅幫助你寫好指令並產出滿意結果

  • 2023 Feb 14

【寫作靈感懶人包】看完這 8 種方法,寫作再也不缺靈感

每天寫作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找靈感。我自己在 2019 ~ 2020 年,也挑戰過每天寫作。當時,每天都覺得找靈感壓力好大。但我們不必重複造輪子,可以從其他創作者身上學習。下面我整理了 8 種找靈感的方法,幫助你克服找不到靈感的壓力。

  • 2024 Sep 26

【知識自雇者創業指南】靠知識賺錢的生活真的可行嗎?分享我在 2024 年離職創業的 6 個實戰心得

你是不是也想擺脫朝九晚五的生活,成為自由的知識自雇者?但離職創業並不簡單,沒有準備好就可能陷入困境。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九個月來的實戰心得,包括如何準備備用金、定位經營主題、規劃收入來源,甚至建立工作方式和調整心態。如果你也想探索知識創業的可能性,這篇文章就是你的起點,點進來看看吧!

  • 2024 Dec 11

讀書筆記該怎麼做?分享我從 Jamie Miles《Oxford Note》學到的 HQ&A 筆記方法

每次做筆記都像在抄書,卻發現記不住重點?這篇文章分享 HQA 筆記法的 4 個技巧,幫助你提升學習效率:從確立閱讀目標、用 QAH 格式做筆記,到避免過度畫重點,還有保留原文的精髓,讓筆記真正成為你的思考夥伴。掌握這套方法,讓你的筆記更精準、更有價值!

  • 2024 Dec 18

【讀者來信】如何管理個人專案與任務?3 個關鍵觀念,幫你打造因應真實世界變化的個人專案管理流程

  • 2023 Oct 30

關於朱騏

  • 🗞️ 電子報

聯絡我們

  • Email: admin@chichu.co
  • 聯絡電話: 0939513266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2段81巷27弄23之1號4樓
  • 公司名稱: 知騏然有限公司
  • 統編: 93719055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I'm Chi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