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Chi
0
  • 登入
  • ✍️ 部落格
  • 🧑‍💻 我的服務
    回主選單
    • 業配合作
    • 1 對 1 寫作教練
  • 🎥 線上課程
  •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回主選單
    • 所有主題
    •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註冊
  • 登入
  • 0
I'm Chi
  • ✍️ 部落格
  • 🧑‍💻 我的服務
    業配合作 1 對 1 寫作教練
  • 🎥 線上課程
  • 👥 講座活動
  • 📮 聯絡朱騏
  • 🎤 課程與企業培訓
    所有主題 職場個人工作術|時間管理 職場個人工作術|卡片盒筆記法 職場個人工作術|ChatGPT 文案應用 軟體開發實務|技術文件寫作
  • 文章總覽
  • 分類
  • 🧑‍💻 工作 (182)
    • 工作生產力 (45)
    • 數位工具 (33)
      • Obsidian (6)
    • 個人品牌 (55)
    • 一人公司 (30)
    • 講師教學 (10)
    • 商業觀念 (2)
  • ✍️ 寫作 (152)
    • 網路寫作 (133)
    • 文案 (12)
    • 技術寫作 (1)
  • 🧠 學習 (153)
    • 自我成長 (67)
    • 讀書心得 (39)
    • 個人知識管理 (40)
    • 復盤 (6)
  • 🤖 AI (52)
    • ChatGPT (38)
    • Claude (8)
職場技巧 (2) Notion (1) Obsidian (0) Q&A (1) AI (20) ChatGPT (15) 靈感 (2) 日記 (1) 第二收入 (17) 提問 (3) 框架 (2) 網站經營 (1) 習慣 (3) 檢查清單 (1) YouTuber (1) 目標 (3) 電子報 (12) 正念 (1) 卡片盒筆記法 (4) MailerLite (6) 文案 (3) 人物 (24) Podcast (1) 簡報 (1) 出書 (3) 筆記軟體 (3) Lean Writing (9) 數位產品 (12) 專案管理 (2) 導覽 (1) 定位 (3) 模版 (4) 新手 (10) 技巧 (5) 策略 (1) 反思 (2) 職場上班族 (5) 筆記 (4) MidJourney (1) 電子書 (2) 1對1諮詢 (1) 讀書會 (3) 時間管理 (3) 說故事 (7) 自動化 (1) 訪談 (1) 個人知識管理 (1) 圖解 (1) 職涯 (1) 思考 (1) 行銷 (1) 痛點分析 (0) 目標讀者 (1) 需求分析 (1) 原則 (1) 溝通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經營個人品牌時,源源不絕寫出獨特內容的 1 個心法 - 2 year test

經營個人品牌時,源源不絕寫出獨特內容的 1 個心法 - 2 year test

2023 Feb 06 網路寫作
內容目錄
  1. 3 個使用 2 year test 的方向
    1. 方向 1. 步驟
    2. 方向 2. 經驗
    3. 方向 3. 訣竅
  2. 2 year test 實戰案例分享
    1. 😥 讀者提問
    2. 🧑‍💻 我的回答
    3. 😁 讀者回覆
  3. 每個人的努力與成功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馬上用 2 year test 思考你的寫作內容

許多想開始經營個人品牌/一人公司的人,要發文時都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

國外知名創業家Nicolas Cole 和 Dickie Bush 在 「Ship 30 for 30 」中分享一個實用的技巧:2 Year Test (2 年測試)。我自己使用這個技巧已經寫出至少100篇的部落格文章。

如何利用 2 year test 寫出源源不絕的文章呢?

先講結論:決定一個主題並且往回推 2 年,去寫你在過程中「已經學到的事情」。有3 大方向可以去思考:

  • 步驟
  • 經驗
  • 訣竅

如果你在「產出內容」與「定位主題」上碰到困難,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最後我會分享一個實戰案例,讓你從一位「技術職轉換為管理職的工程師」角度來看如何使用 2 year test。

3 個使用 2 year test 的方向

方向 1. 步驟

你如何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菜逼八,到學會這個技能的步驟?

例如在〈自媒體創作者提供網路諮詢服務的 7 個步驟〉中,我分享了:

  1. 建立個人網站
  2. 建立權威
  3. 回答問題
  4. 線上對需求
  5. 準備資訊內容
  6. 提供服務
  7. 後續關心

把你在特定主題上的學習過程,一步步地記錄下來。

方向 2. 經驗

在學習的過程中,碰到什麼辛酸苦辣的經驗可以分享?

例如我在〈1 對 1 寫作陪跑教練〉,分享自己開始做個人品牌的原因與心路歷程。包含:

  • 鬱卒的心情
  • 我必須做出改變
  • 改變的點滴,都被紀錄在部落格中的每一篇文章

過程中碰到的挫折,都將成為後續能分享的獨特經驗。

方向 3. 訣竅

如果要給當初還是菜鳥的你一些訣竅,你會說什麼?

例如我在〈如何提升自己的自媒體寫作能力?〉中分享3 個我持續使用的寫作訣竅:

  • 每天寫作: 使用 Time block (時間箱)固定花 1 小時的時間寫作
  • 隨手記錄: 有想法就記錄下來,確保珍貴的觀點都留在紙上
  • 時常分享: 不要鱉大招,將想法組織完畢後就發表到社群媒體上

訣竅是大量實戰後才能獲得的智慧,也是「你」才能擁有的 Know-How。

2 year test 實戰案例分享

2 year test 可以用在任何人身上。

下面我分享一位電子報讀者的來信,以及 2 year test 如何啟發他找到今年持續寫作的方向。

😥 讀者提問

在自媒體寫作上,我最苦惱的難題是每個創作者每天都會面臨的難題吧?就是內容(Content)和定位(Position)。

我是一位工程師,在工程面我已經遠離實作圈越來越遠,有時我甚至懷疑自己還是不是個工程師,去寫技術面的東西就真的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管理面上我雖然都有強迫自己常態的閱讀,可我自己就是個中階小主管,不到20人的團隊,不到10年的管理資歷,我說出來的東西好像也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我一直都覺得這很恐怖,夾在領域及時間的中間,四不像的感覺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

寫書評不錯,也是我蠻常寫作的題材,只是跟「閱讀前哨站」或是「讀書e誌」相比,完全就是麥當勞跟小吃攤的差別。

僅管書評是一個可以跨越職務及資歷障礙的主題,但這也代表進入門檻低,更何況這完全不是一個新類別(Category)。

僅管我也讀過Category Pirates他們的文章,知道「書評」可能是我可以深入的領域,可能是我設定的範圍太大,還不夠小。

還沒找到屬於我的利基(niche)領域這件事,著實讓我感到十分苦惱...

🧑‍💻 我的回答

新年快樂,謝謝和我分享你的問題!

如果你對「內容」和「定位」有深度興趣,建議可以再去閱讀《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 How to Beat the Game of Capturing and Keeping Attention》。這本書是我從 2022 - 2023 年,找到一套穩定輸出內容與自我定位方法,最重要的一本書。

先分享一個該本書作者教的簡單訣竅:2 Year Test (2 年測試)。

先決定一個主題並且往回推 2 年,去寫你如何做到一件事情的

  • 步驟: 如何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菜逼八,到學會這個技能的步驟?
  • 經驗: 在學習的過程中,碰到什麼辛酸苦辣的經驗可以分享?
  • 訣竅: 如果要給當初還是菜鳥的你一些訣竅,你會說什麼?

每個人的努力與成功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

就你的描述而言,我就發現你分享 3 件事情很有價值:

  • 步驟: 你是如何從技術職轉換到管理職的,中間的過程你做了什麼學習?
  • 經驗: 你從從技術職轉換到管理職後,心態上的轉變是什麼?跟你在當全職開發者時考量的東西有什麼不同?
  • 訣竅: 你在轉換到管理職後,中間產生的恐懼有去看書或找人聊聊如何解決嗎?如果有的話,你做出了哪些改變與決定?

這些內容對「想要從技術職轉換為管理職的人 (不一定是工程師,例如 PM, Designer, QA)」也都很有幫助,而這些內容是只有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你」才能寫的。

你可以往這方面嘗試看看,後續我們可以再來討論。

😁 讀者回覆

「2年測試」是個能產生一些題目的方法,若在沒題目可寫的情況下,這可以用來頂一下。

你的回信中有提醒我一個關鍵字:「Engineering Manager」,這確實是我的職涯路線。

即便我們公司也是個破千人的中型科技業,但對於「Tech Lead」和「Engineering Manager」的分界,還是沒有什麼人理解。我自己確實也寫過幾篇關於TL和EM的文章,量真的很少。

對於自己是怎麼從IC(Individual Contributor)漸漸變成EM的,我還真沒認真思考過。

一切似乎就是不知不覺中轉換過去的,但我知道這一切完全不是"不知不覺"的,都是閱讀,消化,在實務經驗中改變自己而成的,只是很殘念的是自己留下的資料真的是不夠多。

接下來自己可能要在Capture的習慣上多下功夫,腦內有閃過什麼「回想過去自己當時是…」的念頭時,就要趕快寫下來了。

在你提醒我這個字後,馬上Google了Enginnering Manager的Blog,果然也有不少blog或電子報在講這個主題。

自己果然是太孤陋寡聞了啊,其實EM在國外的科技公司職涯路線上,是很清楚,也很有"技術"含量的一個職涯。因為這個"技術"除了包括對新技術的一些嗅覺以外,更包括不少和各種領域溝通協調的需求及思維。

我想這應該是可以跟我的職涯能產生共鳴的好素材,應該是我能開始的一個起點。

感謝你的回信,點亮了我今年繼續創作的核心火焰。

Engineering Manager更應該不斷的輸出,他們可不能用「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s」的思維跟人家溝通,也不能只打算發揮對工程師的影響力就好,EM就是要比一般的IC或TL吸收更多,輸出更多,才能讓影響力真正滲透到各自階層。

這個職位的優勢(也是挑戰),就是能讓工程及管理層都願意認同,對吧?

希望今年我們還會有一些主題可以討論,聽聽你的洞見。

也希望我在明年的今天,可以告訴你,我也創作了許多內容,可以分享給你。

每個人的努力與成功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馬上用 2 year test 思考你的寫作內容

複習 2 year test 的3 大方向:

  • 步驟
  • 經驗
  • 訣竅

好好利用這個心法,你會發現能寫的內容獨特又寫不完。

 
朱騏
 
朱騏 (Henry)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

  • Lean Writing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我從 2015 開始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已經 7 年了,這是我認為在筆記軟體中寫筆記時最重要的 3 個心態

  • 2022 Dec 01

只需 4 句話!使用 SEE-I 框架,讓你輕鬆解釋任何複雜概念 (讀者秒懂並採取行動)

你一定遇過以下狀況:腦中已經有個概念或想法想要告訴其他人,但是你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個狀況讓人超嘔。我們之所以會遇到這樣的狀況,是因為自己對這個概念或想法還沒有深入的理解。好消息是: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 4 步驟寫作框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方法叫做 SEE-I。

  • 2024 Sep 11

找出獨特寫作風格的終極教學指南

  • 2023 Nov 09

《請開始說你的故事》讀書心得 | 4 個說故事的技巧,不讓你的故事變得又臭又長

每個人都有故事,但如何說得讓人著迷呢?這篇文章分享《請開始說你的故事》中的 4 個實用技巧,從挖掘引發事件到加入感官描寫,幫助你把平凡的故事變成精彩的敘述。如果你也想學會吸引聽眾的說故事方法,這篇文章就是你的最佳指南。

  • 2025 Apr 07

你寫作卡關了嗎?3 個造成你寫作寫不出來的原因(以及輕鬆又快速解決的辦法)

你想開始在網路上寫作,但是卻想個半天寫不出來嗎?多數寫作新手想在網路上寫作,都常碰到 3 個寫作問題:被社群貼文影響、想一次寫太長、沒學習與反思考。這 3 個問題是造成你寫作寫不出來的元兇,這篇文章我將教你 3 個訣竅有效破除。

  • 2024 Sep 26

在社群媒體 Facebook 上寫文章的 3 個重要觀念,使用專業寫作模版提升寫作速度-下集 (用 ChatGPT 將你愛的文章製作成寫作模版)

  • 2023 Sep 28

關於朱騏

  • 🗞️ 電子報

聯絡我們

  • Email: admin@chichu.co
  • 聯絡電話: 0939513266
  • 地址: 220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2段81巷27弄23之1號4樓
  • 公司名稱: 知騏然有限公司
  • 統編: 93719055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I'm Chi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