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系統,將成為你在事業成長上最可靠的基礎
一人公司如何用 Notion 建立 SOP 文件系統?我的 5 步驟完整實戰經驗分享
2025 Oct 06 工作生產力 數位工具 個人知識管理 ChatGPT 技術寫作
去年 2024 年 3 月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常常有種「昨天明明做過,今天怎麼又要重新想一遍」的挫折感。
像是:
- 客戶退款: 明明上個月才處理過客戶退款,這個月又遇到同樣情況,我居然花了一整個小時重新摸索流程。
- 課程上架: 明明之前做過課程上架,結果這次又卡在某個步驟半天出不來。
- 製作教材: 明明之前才剛製作完一堂公開課程的簡報,結果這一次又花了將近 3 天再重新製作新排版。
超 • 級 • 浪 • 費 • 時 • 間!
後來我就開始想:
如果這些工作會不斷發生,那我為什麼不乾脆把它記錄下來…
之後看著記錄重複做,不就好了嗎?
這個想法催生了下面這一套,我即將跟你介紹的「一人公司 SOP 文件系統」。
當你開始使用後,會開始體驗到:
- 自己的工作速度加快了 (不再拍腦袋當場想下一步該做什麼)
- 成果的交付品質提升了 (不再忘記檢查流程中的小細節)
- 溝通的順暢程度變好了 (跟外包或是合作伙伴不再是雞同鴨講)
「有這麼神奇?」
備註:就算你不是「一人公司」的經營者 (例如只是職場工作的上班族),這套「一人公司 SOP 文件系統」 同樣能夠提升工作品質。 為什麼?因為你在自己的職位上工作,也是要做好自己責任內的事情,這跟經營一家「一人公司」的核心精神是一樣的。
首先,先看清一人公司最容易忽略的致命傷…
你知道一人公司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嗎?
不是資金不足,也不是沒有人脈。 而是「記憶成本」。
我們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做過的事情一定記得住。
但事實是…人腦根本不是用來儲存操作細節的。 當你忙著:
- 開發新業務
- 維護客戶關係
- 處理公司財務報表
哪有多餘的腦容量,記住「上次是怎麼設定金流系統參數的」?
結果呢?就是每次都要重新摸索。
這樣不但浪費時間,還容易出錯。 更可怕的是…沒有標準流程的一人公司,品質根本無法穩定。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套「一人公司 SOP 文件系統」
想像一下:
如果你的大腦可以外接一個永不斷電的硬碟。
裡面存放著你所有工作經驗的精華版本,需要的時候隨時可查。
這樣工作還會混亂嗎?
「一人公司 SOP 文件系統」就是這個概念。
我們將會用 Notion 這個筆記軟體,作為你整個事業的「知識中樞」。 每次完成一項工作,你就把流程和心得沉澱到這個系統裡。 下次遇到相同任務,直接按照 SOP 執行就好。
最棒的是…
這個系統會隨著你的經驗不斷升級,變得越來越強大!
如何開始打造「一人公司 SOP 文件系統」?你只需要按照這簡單的 5 步驟!
經過一年多的實戰調整,我發展出一套超實用的建立方法。
你只需要 5 個步驟就能夠開始:
- 掃描工作日記:回顧自己今天到底做了什麼
- 挑選一個任務:從工作記錄中,挑選 1 個任務來寫 SOP
- 思考任務分類:我要記錄的工作,屬於哪個大類別?
- 建立 Notion 頁面:建立或開啟對應的 Notion 頁面
- 開始寫 SOP 文件:用階層式標題整理工作流程
我們分別來看。
步驟1. 掃描工作日記
很多人以為記錄 SOP 就是坐下來憑空回想。
但我們的記憶力,真的…太差了 (你記得前天自己下午做了什麼嗎?) 最有效的方法是養成寫工作日記的習慣,然後定期回顧。
我的作法是這樣的:
- 上班時,都會在結束一個工作區段就做記錄。
- 下班前,都會花 5–10 分鐘快速掃一眼有個印象
這裡我提供一個記錄上的訣竅:記錄今天完成的工作項目,就是簡單條列式記錄即可,重點是要「做完就記錄」。
讓我實際舉個例子,例如某天我的工作日記可能長這樣:
- 9:00–10:30 處理讀書會影片上架
- 11:00–12:00 回覆學員課程相關問題
- 14:00–15:00 製作下週課程簡報
- 15:30–17:00 處理發票開立和寄送
- 17:00–17:30 更新官網課程資訊
這樣的工作記錄方法,叫作「間歇式日記 (Interstitial Journaling)」。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細節,請閱讀 間歇式日記是什麼?)
步驟2. 挑選一個任務
每天下班時,掃描工作記錄並且挑選「1 個」工作來寫 SOP。
「等等,我一天做很多工作耶!怎麼只挑一個寫呀?」 原因很簡單,這樣難度低因此容易持續。
根據我自己這一年多來的實踐經驗,我發現要打造一個「系統」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你願意每天幹下去嗎?
第一天花 30 分鐘,有了新成果讓自己動力滿滿。 第八天花 30 分鐘,開始覺得有點累 (並偷偷思考要不要寫少一點) 第十五天花 30 分鐘,「今天事情特別多,留到明天再寫好了」 第二十二天花 30 分鐘,發現自己竟然隔了 3–4 天都沒更新 SOP 文件
看到規律了嗎?
人只要覺得做一件事情 “很麻煩”,漸漸地就會失去耐心不幹了。
那要怎麼解決呢?簡單,每次做都只花 3 分鐘就做完。
例如以上面的舉例來說,我就只挑「處理讀書會影片上架」。 為什麼只挑這個?因為我覺得這個工作出現的特別頻繁所以要先記錄。 那其他沒記錄的工作怎麼辦?沒關係,下一次做的時候再記錄就好。
既然這是我們的工作,那未來再次做的機率就很大 (也許你下禮拜就又要在做一次)。
別貪多,讓自己輕鬆起步能持續做就好。
步驟3. 思考任務分類
思考我要記錄的工作,屬於哪個大類別?
任務分類是整個系統的基礎。 分類做得好,未來找文件就輕鬆。
我的分類步驟是:先想大類別,再想子類別
讓我實際舉個例子。當我看到「處理讀書會影片上架」這個任務時,我的思考過程是這樣:
這是什麼性質的工作?→ 教學相關 更具體是什麼?→ 讀書會營運 最終分類:教學 > 讀書會 > 影片處理
再舉個例子,「回覆學員課程問題」:
這是什麼性質的工作?→ 客戶服務 更具體是什麼?→ 售後支援 最終分類:客戶服務 > 售後支援 > 問題處理
這裡有個坑我提醒一下:要以「業務性質」來分類,不要以「使用工具」來分。
比如說…不要用「Canva 操作」、「YouTube 設定」這種工具導向的分類,而是要用「行銷素材製作」、「內容發布管理」這種性質導向的分類。因為工具的使用狀況可能會變,但業務性質基本上是不變的。
當你持續這樣做之後…會發現同性質的工作會自然聚集在一起,而且符合實際的業務邏輯。
步驟4. 建立 Notion 頁面
建立或開啟對應的 Notion 頁面。
Notion 頁面的建立要有一套固定的邏輯,不然很容易變成雜亂無章的筆記本。
我的做法是採用「三層結構」:
- 主分類頁面
- 子分類標題
- 具體 SOP 文件內容
這三層結構,我使用 Notion 的 Database (資料庫) 進行管理。
操作方式為:
- 主分類頁面: 每個主分類我都會建立一個「目錄頁面」
- 子分類標題: 用大標題 (h1)區分不同的子類別,例如
讀書會
- 具體 SOP 文件內容:包含 SOP 的標題 (使用
如何
開頭,固定使用 h2),下方寫 SOP 文件內容
這個看文字有點難懂,我用畫圖方式舉例。 以「教學」這個主分類為例,我的頁面結構是這樣:

那麼實際上,我是怎麼操作的呢?
當我要記錄「處理讀書會影片上架」時,我會:
- 打開「教學」主分類頁面
- 找到「讀書會」這個區塊
- 在底下新增「如何處理讀書會影片上架」
但如果「讀書會」這個子分類還不存在,怎麼辦? 我就先建立子分類,再新增具體的 SOP。
下面是操作流程 (包含從建立資料庫開始):

備註:在影片中你看到我將 View 從 Table 改成 List,這麼做的原因是讓文件畫面比較好閱讀。
步驟5. 開始寫 SOP 文件
SOP 文件的內容,固定由 3 個區塊構成:
- 摘要
- 前提條件
- 執行步驟
每個區塊要寫的內容如下:
- 摘要: 回答兩個關鍵問題: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完會得到什麼結果?這部分讓讀者快速理解任務的目的和價值。
- 前提條件: 列出執行這個任務前需要先完成什麼準備工作,避免執行到一半才發現缺少必要條件。
- 操作步驟:操作步驟按照實際執行順序詳細記錄每個動作,讓人可以照著做不會出錯。
我來實際舉個例子。
以「處理讀書會回放影片上架」為例,完整的 SOP 文件內容是這樣:

這樣的結構,讓我每次執行都不會遺漏步驟。
如果之後要給外包或是新人看,也能快速上手。
關鍵是要在記憶還新鮮的時候就把細節都寫下來,不要拖到隔天才記錄。
當你持續建立文件,就能逐步打造成以下的成果:
如何運用 AI 輔助技巧,加速 SOP 文件撰寫
後來我又發現了一個,讓寫SOP變有趣的新方法。
靈感來自…Podcast 訪談! 這個發現讓我覺得…God Damn 記錄工作 SOP 真是有趣的事情。
那我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下面是我的 3 個步驟: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