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訪談內容,一次整理給你
[大人的 Small Talk Podcast 訪談] 分享我的職涯故事、創業的起心動念、以及養成定期寫作與輸出的方法
2024 Oct 13 網路寫作 自我成長 工作生產力 個人品牌 一人公司
2024 年 8 到 9 月,我陸續上了 3 個 Podcast 節目。
分別是:
我發現 Podcast 的訪綱,根本是寫作的超讚靈感來源。
例如 <大人的 Small Talk> 的 Bryan 問我:「你是怎麼決定,自己要在哪個時間點離職創業的?」這個簡單的問題,竟然讓我寫了 1000 字的答案!(當然最後我沒講那麼長)
這篇文章就讓我跟你分享,我上 Bryan 節目中分享的精華內容。我認為這些內容,能夠作為一些個人工作與創業的經驗,給你當作職涯選擇的參考。
我把它拆成 3 大重點:
- 我的職涯故事
- 我創業的起心動念
- 我養成定期寫作與輸出的方法
廢話不多說,馬上開始!
重點 1. 我的職涯故事
Hi 朱騏,你可以先作一下自我介紹嗎?
當然!
我是一位有 10 年工作經驗的軟體產品經理,和軟體技術文件寫手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在今年 3 月的時候離職創業成為自由工作者。
講到技術寫手,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職位在做什麼,讓我快速介紹給大家。光聽這個職位,就知道這個職位的人,是在寫文件相關的工作。
公司的產品文件可以簡單分為:「對外」以及「對內」。
對內文件
大家比較熟悉,像是產品經理需要寫 PRD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ation,產品需求文件),目的是給工程師用來開發系統。
對外文件
就是技術寫手,專門負責的內容啦。
但什麼是「對外」的產品文件呢?
我打個比方呀,就是替公司的產品寫一份「攻略本」。攻略本是電玩產業在用的詞,能幫助新手玩家快速學會操作方法、了解遊戲目標,接著就可以在遊戲的世界中玩的開心一點。
你可以把公司的產品,想像成是一款遊戲。
但是你剛使用的時候,可能覺得綁手綁腳,要找 A 功能就是找不到、B 功能不會用。這時候你可以去看技術寫手的這個攻略本,你就知道要找什麼功能,應該要怎麼操作。
這就是技術寫手在做的工作。
這項工作需要的能力門檻
這項工作特別的地方,在於 3 種不同能力的結合。
分別是
- 寫作:畢竟是寫手嘛,所以必須知道該如何組織內容,並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教學別人
- 軟體知識:這項工作除了寫產品的介面操作外,也需要跟工程師合作,幫忙解釋複雜的技術運作。例如像是公司的 API 要怎麼串接,串接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事情等等。
- 金融背景:這個要看軟體公司本身的產品與服務,當時我服務的公司,是在做區塊鏈的企業付款,所以才需要金融背景。
會進入到這份工作,完全是一個巧合。
因為我原先都在軟體業擔任產品經理,但是我有持續將自己在工作上學到的經驗或知識,寫成文章的習慣。
後來我的前同事,看到我持續有在 Medium 上面寫文章,他就 Line 我說:
我們這邊有一個特殊的新缺叫作技術寫手,你想要來試試看嗎?
當時我想:「這個職位結合的能力圈,都是我自己擅長的,那我就去試試看吧!」
然後就進入到這個職位了。
重點 2. 我創業的起心動念
創業,就要有離職的決心,請問你如何評估自己決定離職的時刻?
這件事情,可以分成 3 個階段來說。
2019 年
我開始在網路上寫作。
當時很隨性,沒有刻意經營。不過時間一長,我發現這些文章有愈來愈多人回應,甚至還出現了演講邀約,我好像看到另一條可能的路。
這是我之前完全沒想過的。
2020–2021 年
我開始購買線上課程,學習跟寫作與個人品牌有關的內容。
因為這項技能在業外收入上,開始帶給我一些報酬。我發現這是一個蠻好的正向循環:
- 我分享自己學到的新知
- 我自己的印象加深,同時網友也會給予我回應
- 為了了解更多,我又再去看更多新知。
經營個人品牌讓我了解:
這可以是一個同時提升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當成一份事業經營的商業模式。
2022 ~ 2024 年
我決定投入更多的錢跟時間,專心在經營自己的自媒體上面。
雖然我很認真的在經營,但我發現有點 too much 了,我開始感到心裡有一股非常大的負擔、常常感到要窒息的感覺。
2023 ~ 2024 年是我心中很掙扎的一年。
因為我發現自己在上班之餘經營自媒體相關的內容,開始逐漸起步。但是要經營這些內容勢必要投入相對應的時間,而且隨著接到的機會變多,這些投入的時間成本,已經很難是一個上班族能夠透過下班之餘,隨手做做的程度。我記得當時我 7 點回到家吃飽飯,8 點就開始寫作或是處理一些接到的合作案,然後工作到 10:30 以及 11:00 才睡覺。
後來我發現這樣下去不行。
因為除了每天下班後還會繼續工作外,我的老婆也懷孕了。我開始認真思考:「如果我要一邊做一個 8 小時的工作,下班後還有繼續工作 3–4 個小時,然後還要帶小孩」按照原先的生活方式實在不 make sense。因此我在今年 3 月的時候下定決心,離職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
以上就是我評估離職創業的過程。
從公司受僱的寫作者變為以網路寫作指導為起家的創業者,對你來說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我覺得差別主要有兩個:「責任感」和「時間管理」。
先講「責任感」
因為當公司受僱的寫作者,其實就是跟著公司團隊的安排。
像是軟體工程師這一季要推出什麼樣的功能,那我就會去實際跑過公司開發的功能,然後寫成技術文件。
說實話,工作起來好像就少了靈魂。
但是當創業者,我必須決定自己到底要做到什麼事情。
其實現在有許多工作,已經不是單純的寫作就足夠了,我也必須身兼其它能力。例如我要:
- 自己設計網站,去宣傳我的服務
- 自己去接案,跟案主討論他的需求
- 自己當做產品,研發出下一個我能夠銷售的知識產品
雖然辛苦,但這些事情都是我想要去做的。
再說「時間管理」
以前就是 10 點前進公司,開始工作。按照公司的要求,在 8 小時開會跟完成手頭上的工作。
但是在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沒有制式的上班時間,反而是看自己的產出成果。所以可能會發生我 30 分鐘做出來的成果,比我花 3 小時作出來的成果,發揮的影響力還要大。
因此現在我會在做某項工作之前,先花時間想一下:
在這個工作階段,我要產出什麼成果?
先想目的是什麼,然後再開始工作。
重點 3. 我養成定期寫作與輸出的方法
以你教學經驗,一般人想分享個人經驗時,他們在寫作時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我覺得主要有 3 個問題:
- 想要一次到位
- 不知道怎麼下筆
- 抓不到內容的結構
問題 1. 想要一次到位
一次到位,是「無法寫作」理由的第一名。
例如我以前曾經花了 16 個小時,去寫一篇部落格文章。但是這會有個大問題:你花很長的時間,去寫一個…你根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的東西!雖然我一開始,有把分享經驗當做是自我學習。但人總是想要回饋感,你花了 16 小時寫的文章,結果最後只有自己的媽媽看、最親密的朋友看。
這感覺…超嘔的吧!
這邊的解法是:
在透過知識輸出的時候,我們應該先把東西寫短。
然後利用社群媒體的高互動性,去看看說:「其他網友對這個主題的內容反應怎麼樣?」 如果大家反應不錯,那我們就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接下來再寫的完整一點就好。
如果大家的反應比較不好,我們可以換個主題繼續嘗試,試錯時間可以降低。
這跟很多人在講的 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 的觀念很像。
先不要一次到位,而是把重點先做出來然後驗證 Idea,最後再投入時間或資源。
問題 2. 不知道怎麼下筆
很多人不是不會寫,而是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
所以直覺會想到:「我是不是,要去看書寫讀書心得才能寫呀?」自己的內心會有一種冒牌者症候群,覺得自己沒專業的內容可以分享。
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專業經驗可以分享。
例如你是一個菜鳥產品經理,你可以分享自己從 0 到 1 的學習過程,這可以幫助其他也是菜鳥的產品經理。而且你會發現,這是老手寫不出來的內容,因為他們已經脫離那個時期太久了。
不要小看自己。
問題 3. 抓不到內容的結構
有些人可以洋洋灑灑的講出許多的內容,但是內容和內容之間的連結很繞。
導致看的人很難了解其中的關係,容易看的暈頭轉向。
這裡分享一個簡單的解法,就是「說 3 個重點」。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整理自己的內容,那就用 3 個重點來歸納就好了。例如分享 3 個原因、3 個重點、3 個學習,這樣乍看起來,就會覺得內容有結構了。
記得 "3" 這個數字就對了。
隨著 AI 的飛速發展,現在的寫作管理工具非常多樣,你建議一般人該如何使用自己適合的寫作工具?
我建議現在大家需要掌握的,就是 AI 工具,像是 ChatGPT。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會用 ChatGPT 來產文章,像是「請幫我產出一篇 500 字的短文」。但這是一個很可惜的用法,因為你等於是把思考這件事情外包給 AI,這樣你寫出來的東西、跟另外一個人寫出來的東西,基本上是一樣的。
所以 AI 工具不要這樣用。
我們可以換一種用法,就是把我們的方法論告訴 ChatGPT,然後讓它幫我們做苦力活來改寫。例如你可以用 ChatGPT 手機版的語音轉文字功能,你告訴它你的想法,然後請它整理成一篇短文,這樣就是「用說的來寫作」。
或是你學習到一種文案框架,你告訴它:「請按照這個框架以及我公司產品的脈絡,來寫第一版的文案草稿內容。」這樣你可以不斷去變換寫文案的框架,讓它去產生你認為有效的文案內容,然後你再去優化。
這樣用 AI ,人類 (你) 和機器人 (ChatGPT) 才能各自發揮所長。
訪談尾聲:如果上班族也想像你一樣,成為一個自由知識工作者,除了前面提到的幾個寫作技巧之外,以你的個人經驗,還會給他們哪些建議?
我會提供 3 個建議:
- 多記錄
- 建立習慣
- 練習定價與報價
多記錄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把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對這件事情的思考都記錄下來。
這就跟你在工作上一樣。你要做某個決定時需要數據,而這些日記的文字就是你的思考數據。
日記,就是我們思考的數據庫。
建立習慣
成為自由知識工作者之後,自己雖然不用按表操課,但也沒有表可以參考了。
所以這時候的工作方式,反而會變成一種習慣。也就是你幾點該寫作、幾點該運動、幾點該看書思考自己接下來的走向,這些事情如果可以建立成一套習慣,那自己的內心就比較不會焦慮。
習慣,就是我們身處自由時的地圖。
練習定價與報價
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會不斷經歷替自己的產品/服務定價的過程。
這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市場上有人在做相似的事情還好可以參考,但如果沒有參考值的話,你需要想一套說法去說服你的客戶,為什麼你的服務值這些錢。
給自己的服務定價,就是找到自我價值的過程。
以上就是這次我接受大人學訪談的所有內容,有覺得想討論的地方歡迎回信給我。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