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你把腦中點子串成一條創意思路
卡片盒筆記法新思考:使用卡片序列、關鍵字筆記、專案筆記這 3 種筆記,讓零散的卡片碰撞產生新想法
2025 Oct 21 個人知識管理 筆記術
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我在「卡片盒筆記法」的新思考。
我在 2023 年出版《知識複利筆記術》,距今也已經 2 年了。
《知識複利筆記術》是一本探索與研究「怎麼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實作卡片盒筆記法」的書籍。
雖然我出了書,但還是持續精進整個使用流程。
但先等一下:
-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過「卡片盒筆記法」,可以先閱讀 這篇文章花 3 分鐘快速了解概念。
- 如果你正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這篇文章相信能夠給你新的啟發。
我發現要把「卡片盒筆記法」用的好,關鍵就是:
有意識地在不同的場景脈絡,重複使用一張卡片 (你記下來的好概念)。
但具體來說,該怎麼做呢?
這篇文章我將分享 3 個用法:
- 卡片序列 (folgezettel),讓想法串成思考鏈條
- 關鍵字筆記 (keyword note),建立 “突破腦洞” 的鬼才創意想法
- 專案筆記 (Project note),讓想法真正落地實現
我們馬上來看吧!
備註:如果你對《知識複利筆記術》有興趣,可以 在這裡購買電子書 立刻讀!

用法 1. 卡片序列 (folgezettel):讓想法串成思考鏈條
Folgezettel 在德文中,指的是「連續卡片」。 而在卡片盒筆記法的脈絡中,指的是連貫的卡片 (想法)。
為什麼要建立卡片序列呢?
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大腦本來就是用「聯想」的方式在思考。 當你想到蘋果,你可能會聯想到紅色、甜味、或是牛頓的故事。
卡片序列就是在模仿大腦的這種思考模式。
所以我開始把相關的卡片連結起來,形成一條思考的脈絡。
就像串珠子一樣,每張卡片都是一顆獨立的珠子。
但當我把它們按照邏輯關係串起來時,就變成了一條完整的思考項鍊。
在「卡片盒筆記法」中,串珠子的具體方法叫作「編碼」。
要了解魯曼建立編號的方法,我參考了 2 篇國外研究卡片盒專家的論文 - 《Niklas Luhmann’s Card Index- Thinking Tool, Communication Partner, Publication Machine》和《When Does Niklas Luhmann’s Card Index Come From ?》下面是建立卡片索引編號的細節。
- 1.1 表示 1 主題的第 1 個想法
- 1.1a 表示 1.1 想法的第 1 個想法
- 1.1b 表示 1.1a 想法的延續想法,也是 1.1 的第 2 個想法
- 1.1b1 表示 1.1b 想法的第 1 個想法
- 1.1b1a 表示 1.1b1 想法的第 1 個想法
- 1.1b1b 表示 1.1b1 想法的第 2 個想法
- 1.1b2 表示 1.1b 想法的第 2 個想法
- 1.1c 表示 1.1b 想法的延續想法,也是 1.1 的第 3 個想法
- 1.2 表示 1 主題的第 2 個想法,也是 1.1 想法的延伸
感覺很複雜對不對,我們來看個例子。
例如我寫了一張卡片,編碼為「1.1」:

接下來我又寫了一張新卡片。
我發現這張新卡片跟「1.1」有關,所以編碼為「1.1a」:

但問題來了,我怎麼知道這兩張卡片彼此有關聯?
這就是多數學習「卡片盒筆記法」的人,最容易碰到的困境:
怎麼判斷抽象概念的連結?
這裡我提供一個小技巧,叫作「抓關鍵字」。我的思考順序是這樣的:
- 我看到第二張卡片中,這個「前田流筆記術」是一個在談論「創造知識(智慧)用的筆記方法」。
- 這時我回頭看了第一張卡片,發現內容中就有「創造知識(智慧)用的筆記方法」這個關鍵字。
- 因此我決定把第二張卡片 “接” 在第一張卡片後面,來延伸「創造知識(智慧)用的筆記方法」這個想法。(具體作法就是用「編碼」來建立連接)

這樣做的好處是,我能夠逐步建立了一個思考網絡。 每次重新閱讀這些序列時,我都能看到自己思考的演進過程。
「但是光看編碼還是太抽象了,有沒有視覺化的方法?」
有的!在 Obsidian 筆記軟體中,有一款叫作 Zettelkasten navigation 插件。
只要我們學會 Folgezettel 的卡片編碼方式,插件就會自動 “畫出” 卡片之間的連結關係 (這樣你就能看到自己的某個抽象想法,不斷往下發展)。

以上就是寫完一張卡片後的第一個用法:發展卡片序列 (folgezettel),讓想法串成思考鏈條。
備註: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如何使用 Zettelkasten Navigation 的細節,歡迎回信告訴我!
用法 2. 關鍵字筆記 (Keyword note):建立 “突破腦洞” 的鬼才創意想法
我會把卡片中的重要概念提取出來,建立關鍵字筆記 (Keyword Note)。
為什麼要建立關鍵字筆記呢?
這就像是為自己的思考建立一個搜尋引擎。 當我想到某個主題時,我可以快速找到所有相關的卡片。
這個「關鍵字筆記」,其實就像是一個 “辯論大亂鬥” 的現場。 比如我開啟「日記」這個關鍵字,就能立刻找到所有跟日記相關卡片。 其中你可以看到有「1 號開頭 (1.1a2a, 1.3)」、「3 號開頭」、「4 號開頭」、「7 號開頭」的卡片。每個號碼都是一個特定的主題,但是這些卡片的內容都多少有牽涉「日記」這個內容。
那麼關鍵字筆記,要怎麼用呢?
具體流程如下:
- 思考關鍵字: 寫完一張卡片後,思考這張卡片有哪些關鍵字?(直覺想即可)
- 更新關鍵字筆記: 開啟該則「關鍵字筆記」的筆記檔案,在該則筆記檔案中新增卡片的內部連結
- 更新卡片內部連結至關鍵字筆記: 在內部連結後方,用該關鍵字作為「主詞」,寫下跟這則關鍵字筆記有什麼關係
舉個例子,假設我有一張新卡片的內容如下:

按照剛才的步驟,就會是
- 思考關鍵字: 這則卡片有談到「日記」,所以關鍵字應該也會有「日記」
- 更新關鍵字筆記: 打開名為「日記」的關鍵字筆記。輸入
[[]]
插入「4.3 我利用手寫日記,解決問題的 4 個實踐步驟」 的內部連結至「關鍵字筆記」中 - 更新卡片內部連結至關鍵字筆記: 寫下「我在手寫日記的流程,可以區分為 4 大步驟」,此為這張卡片替關鍵字「日記」貢獻的想法

展是我更新卡片至關鍵字筆記的過程
但這麼做的好處是什麼呢?
有意思的地方來了,當你的卡片累積 3–5 張之後…
你可以發現在「日記」這個關鍵字上,許多意想不到的想法。
例如談到「日記」,我就可以分享:
- 怎麼用筆記軟體實踐日記 (1 號卡片相關內容)
- 怎麼用日記來寫工作上的 SOP 文件 (3 號卡片內容)
- 手寫日記得好處以及操作細節 (4 號卡片內容)
- 怎麼搭配 AI ,輕鬆地維持寫日記的習慣 (7 號卡片內容)
如果你常驚嘆:「天哪,這種鬼才般的想法…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阿!」
卡片盒筆記法中的關鍵字筆記,就是一個具體、人人可實踐的作法。
以上就是寫完一張卡片後的第二個用法:關鍵字筆記,建立 “突破腦洞” 的鬼才創意想法。
用法 3. 專案筆記 (Project note):讓想法真正落地實現
我會把卡片中的概念,應用到具體的專案或目標上。
比如我有一張關於「有效溝通」的卡片,我就會思考:
這個概念,要怎麼應用在我正在進行的工作專案上?
或是我可以在哪個情境下,實際使用這個方法?
我發現:當我們把卡片中的概念連結到實際的生活/工作專案時,這些想法才真正有機會發揮影響力。
否則再好的想法,也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文字而已。
舉個例子:我目前的工作是一位講師,經常需要開發新課程內容。但一堂新課哪有這麼好想,光靠 “腦力激盪” 只能發想出打高空的想法,但沒有具體落地的課程內容。
於是我思考,那我想要開設的課程大方向是什麼?
經過思考,我發現自己對於「怎麼經營一人公司」相當有興趣。例如:
- 上班族如果想要經營副業賺外快,那要怎麼開始?
- 如果副業做太好了想全職做,該怎麼踏出第一步?
- 踏出第一步後,要怎麼學習自己的財務和營運觀念?
於是我在 Obsidian 中新建一則專案筆記,就叫作 Solopreneur Operation (一人公司營運流程)。這則筆記中,會記錄所有我對於這個專案的所有筆記與卡片:

在這則筆記中,請特別留意下方劃紅色框框的這一塊 (見下方圖片)。
這一塊的內容,就是重複利用我門寫下的每一張卡片…
去思考這張卡片,對於「這個專案」有什麼想法貢獻。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身為一個腦力工作者,這種「創意」、「抽想」、「Idea」類的新內容…是非常難在一時半刻就讓自己想出來的。
「等等,那不會用 AI 就可以了嗎?」
真的可以嗎?
如果你用 AI 工具的頻率更多的話,應該會發現:
AI 確實可以產生 “看似創意” 的抽象想法,但是具體能實作的程度嘛…
當我們認真投入時間考量並按照 AI 給出的想法實作時,反而浪費更多的時間在重新設計上。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一天我在卡片上,寫下這個疑問。
經過 20 分鐘的手寫思考,我發現原因可能出在這:

關鍵就是:使用 AI,會讓我們降低文本的參與感。
什麼意思,主要是因為 3 個原因:
- 當我們手寫思考時,大腦需要經歷「模糊想法→組織語言→寫成文字」的完整過程,這個過程讓我們對內容有深度理解和記憶。
- 但使用 AI 時,我們跳過了這個關鍵的「消化」步驟,直接得到現成答案。
- 缺乏親自思考的過程,我們對這些想法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實際應用時就會發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反而需要花更多時間重新理解和調整。
而使用「專案筆記 (Project Note)」…
就能讓我們有效地 “消化” 與 “融合” 新資訊,最終 “發展” 出我們自己的新想法。
快速複習這篇文章的 3 大重點
呼~這週的文章寫的相當長。
我們提到了 3 個使用新卡片的重點:
- 卡片序列 (folgezettel):讓想法串成思考鏈條
- 關鍵字筆記 (keyword note):建立 “突破腦洞” 的鬼才創意想法
- 專案筆記 (Project note):讓想法真正落地實現

職場寫作教練,提供一對一深度客製化的網路寫作課程。
幫助你提升寫作技巧,讓你在網路上被看見並吸引潛在客戶。
若想要獲得更多寫作秘訣,歡迎在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 👇